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35 (第3/3页)
郡治所的门户。如被桓容拿下,杨安必不会坐视,早晚要调兵遣将,将地盘重抢回来。“有战事,明公才能派兵常驻。”贾秉浅笑道,“朝廷追究,无需明公开口,县内官员百姓即会陈情,请求明公驻军。”当年桓大司马攻下汉中,百姓牵牛担酒相迎,老者哭诉,“未知能再见官军!”桓容接过桓大司马衣钵,再下武都之地,当地的汉人必将喜迎,可谓恰逢时机,更是人心所向。建康如要追究,关中人的口水就会淹死朝廷上下。“既如此,无妨将成县也占下来。”桓容微微一笑,道,“把杨安赶回仇池,切断他和长安的联系,不只能保汉中,梓潼等地也将安稳。”“如此行事,所需兵力定然不少。”贾秉道。“我知。”桓容点点头,“日前氐贼肆虐,火烧麦亩,梁州损失不小。今将入冬,汉中之地恐将缺粮。秉之可草拟一份征兵令,征郡县壮丁。”粮食房屋被烧,冬季定然难熬。桓容此时招兵,是解众人之急,又能向氐贼报仇,应征者定然不少。“杨刺使恐生猜忌。”贾秉口中提醒,表情却无半点担忧。准确点说,更像是跃跃欲试,期待杨亮父子能搞出点事。“无妨。”桓容翘了下嘴角,“我会同杨使君好生商议。”杨广的事还悬在半空,杨亮如果聪明,就该知道如何选择。再者说,他之前已经保证,必要唯桓容马首是瞻,如今正是验证的机会,也好让州内官员豪强看一看,桓某人言出必行,却不是能随便糊弄。前脚投靠后脚反水,后果会相当严重。计策既定,桓容迅速调兵遣将,更亲上武车,率兵追袭氐贼。杨亮立在城头,见城外烟尘滚滚,大军似洪流奔涌而去,表情复杂,心中很不是滋味。“阿父,氐贼攻城是假,撤兵是真,大好时机不可错过!”杨广看看左右,压低声音道,“如此功劳,不可让那桓氏小贼全部抢去!”“住口!”不是顾及四周目光,杨亮恨不能当场给杨广一顿鞭子。“阿父?”杨广面露不解。“想保住脑袋就管好你那张嘴!”杨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