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_分卷阅读56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65 (第2/3页)

br>
大王子犹豫再三,本不想放人,奈何情势危急,终究点下了头。

太元元年十二月,吐谷浑大王子剌延的使者抵达汉军营前,口称携大王子书信,求见汉家天子。

“什么?”桓容一时没反应过来,问了两遍,才相信自己没有幻听。

谢安和王彪之同在帐内,都是手捧一盏热茶,在火炉边取暖。

不得不承认,幽州工匠的确巧手,制成的火炉远胜火盆,既能温暖帐内,又无半点烟气。

炉子烧热,还能烤蒸饼芋根。蒸饼撒上胡椒孜然,芋根沾点白糖,搭配不加葱姜的茶汤,固然粗陋,却是别有一番意趣。

自从见识到火炉的温暖,尝过烤饼和芋根的新味,堂堂的谢氏家主隔三差五溜达过来,有事没事请见天子。王彪之有样学样,来了就不走,几乎在天子帐中生根。

对此,桓容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这两位赖在帐篷里不走,他想做点“私事”都变得困难。一来二去,这两位愈发自在,自己不好开口撵人,干脆利用起这段时间,向两人请教政务,并就考试办学等事同两人商讨。

当然,桓容还没傻到冒烟,大咧咧的将事情摆在当面。而是从字里行间透出几分,不断试探两人的“底线”。

可以说,陈郡谢氏和琅琊王氏能代表大部分侨姓士族,他们能接受的改变,多数人也能接受。纵然心有反对,大势如此,照样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至于吴姓,有周氏在,比侨姓更好应对。

桓容拐弯抹角试探两人,两人也在试探桓容。

究其根本,桓容登基不到两年,君臣之间仍处在磨合期。

桓容想集中君权,早已现出不少端倪。掌控东晋朝堂几十年的士族是否能够接受,还需时间才能检验。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到头来,需看哪方更加强势,更能取得主动地位。以为士族一时让步,皇位之上就能安枕无忧,绝对的脑袋进水,傻到没边。

但在眼下,君主和臣子利益一致,都对吐谷浑势在必得。

故而,大王子的使者求见,君臣三人同时停住手上动作,都是精神一振。

桓容停下笔,收起精绘到一半的舆图;谢安和王彪之放下漆盏,取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