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之卷成富二代[九零] 第4节  (第5/6页)
?”    郭妍脸一板:“你才多大,这么大一笔钱小孩子可不能随便拿。”    宋熙文也马上站在妻子一边:“就是,几块钱的零花钱你想要倒好说,这么多钱肯定不行。”    “我不是要你们把钱给我,”宋轻予还是嬉皮笑脸的模样,“给我我也不敢要啊,我就是觉得,与其存银行里,倒不如买房。”    “买房?”夫妻俩一愣,“咱家又不是没房子住,买房子干嘛?”    宋家现在住的属于单位的福利分房,一直要好几年后,随着房改政策在厂里的落实,她们家才花了一千多块,把这套房子的产权彻底落实下来。    至少在那之前,宋家,包括绝大多数在厂里工作的职工,都是没有买房这个概念的。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时候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房产买卖,只不过还没有形成规模,更重要的是,这时候的房子,真是便宜得不像话。    她依稀记得,应该就是这一两年,她妈一个远房亲戚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两三百块钱一平方还嫌贵,说是因为买的是条件很好的商品房,所以多花了不少钱。    宋轻予印象最深的,是听那个亲戚说过,要不是她孩子一定要选商品房,她倒更愿意买那种临街的小房子,条件虽然差一点,但胜在便宜,一套商品房,都能买好几套那种房子了。    宋轻予记得那个亲戚买房子花了1万多块钱,这不也就意味着,家里这笔闲钱,正好能买一套那种街边的小房子了?    那种老破小现在别人不喜欢,但是若干年后,价格可同样不便宜。    再说了,还有拆迁呢,这种独门独户的屋子,要是真能碰上拆迁,又是一笔大钱。    她唯一不确定的是那种房子有没有明确的产权,适不适合买卖,不过她爸本来就是干销售的,打听这些事情,应该也很简单。    听说女儿想买房子,还想买街边那种小破楼,夫妻两个都一脸疑惑,不知道女儿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宋轻予装作一脸轻松的模样:“我前几天看报纸的时候,看到专家说未来房屋商品化很有可能是个大趋势,一旦进一步城市化,房子肯定会涨价,咱家反正有这个闲钱,买一套放着,以后说不定能升值呢。”    这年代专家还没有变成砖家,从报纸上看来的信息,也总比一个刚毕业的初中小姑娘的空口白话可信得多。    至少这句话一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