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4 (第1/3页)
静,拓跋焘保持着安静敛眸的的姿态,安静自在,也不知所想为何。一炷香灭,最后几缕香烟飘散。拓跋焘长吸口气,似在捕捉那最后一缕檀香:“朕没想到,天师竟会为佛门中人说话。”合作伙伴太疯狂,只能靠自己留后路的寇谦之认真道:“虽道不同,让贫道与道实引为知己,易地而处,道实亦会如此。”能得道门天师如此肯定,那便不会作假。在屋外的崔浩将寇谦之恨得牙痒痒:他借着崔景之话将道实这贼和尚从拓跋焘感兴趣的名单上剔出来,这寇谦之眼巴巴的赶着加上去。他这么辛辛苦苦到底是为了谁,难道只有他受益了不成!吃里扒外!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崔浩在心理将寇谦之骂了一遍,将拓跋焘骂了一遍,将谢知非骂了七八遍,随后便听到拓跋焘年轻富有朝气的声音传出:“如天师这般说来,那道实大师并非浪得虚名,而是有真本事傍身。”接着便是寇谦之隐隐有笑意的声音:“不但有真本事,道实的本事当真不小。”屋内两人相谈甚欢,屋外的崔浩恨得磨牙。本事不小是吧,想见是吧,看我怎么收拾这贼和尚!日落月升。茫茫无边的旷野夜幕笼罩,夜里的平城外依稀灯火。风息夜静,雪色大地,银装素裹,与月色融为一体,银辉色的天地一片寂静安详。叶落梧桐,唯松柏葱翠,寺外暗水流。临水的青石鲜有人至,长满了青绿的苔藓,青苔之上,有一人泰然安坐。冬季,凛寒。平城的夜极冷,即便没有宵禁,然鲜有人在外,更何况城外的寺庙。人少了,自然就少有人看到水云雾笼罩着碧色的石阶。来了平城已有近二十日,然而谢知非依旧没有等到拓跋焘的召见。说好的武帝登基初时礼敬佛法,常引高僧大德与之共谈的了?他同寇谦之有私交,又在江湖中又威名。尽管佛门如今对他提倡的顿悟毁誉参半,但好歹他得到了佛门高僧的称号!看这样子,一方案是行不通了。惆怅,惆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