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1 (第2/3页)
的礼物,我很喜欢。”没多少话,却足以让与卫玠搭上话的学生高兴一整天。卫玠和楚王世子在进入太学后,并没有分道扬镳,反而一起相携着去上了由国子祭酒裴頠亲自讲学的。对,你没错,国子祭酒,来太学讲学。这是每一个月洛阳太学就会和国子学发生一场辩论考试的彩头之一,谁家赢了,谁家的老师就要去对手家“帮扶弱小”,讲学一个月。这种“输了反而占便宜”的不讲道理的奖励方式,很显然是出自卫玠之手。当年下套的时候,把国子学一帮世家子弟整的一愣一愣的,好像莫名其妙的就开始帮着洛阳太学取长补短了。赢了,洛阳太学得名,输了,洛阳太学得利,他们当初到底是怎么稀里糊涂就同意这种事情的?如今回想起来,好像只剩下了记忆里卫玠笑的比冬日阳光还要温暖的笑容,以及拉偏架的晋惠帝的一声:“恩,既然诸位卿家没有异议,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吧。”决定什么了?怎么就愉快了?等等啊喂。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个互相别矛头的辩论竞争一直保留至今。六年的时间足以它成为一个传统、一个惯例,洛阳太学也从一开始的“输了也是我们赚了的”乐呵心理,转变成了如今“劳资下个月一定要送劳资的老师去嘲讽隔壁那群傻逼啊啊啊”的雄心壮志。不过,现实总是如此残酷,大部分时间还是国子学的老师来洛阳太学讲学。在卫玠代表洛阳太学出战的时候,往往才会赢得胜利。可是卫玠身体不好,先不说他经常请假,只说哪怕他能坚持日日上课,他的家人不会同意他每个月都来一场过于耗费心神的辩论。当然,也不是说没了卫玠,洛阳太学就彻底不行了,他们偶尔也能赢(楚王世子的“童子郎”头衔就来自于此),只不过赢面还是不够大,达不到卫玠心目中所期望的五五之数。但至少每一年都是在进步的,洛阳太学与国子学之间的差异在有目共睹的缩减着。国子学诸生也被刺激的不轻,努力程度明显超越了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