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7 (第1/3页)
阮籍最任性的典故,大概就是他曾跟司马衷要军职,司马昭也果然给了他“步兵校尉”的头衔。但是阮籍要此官职的唯一原因,只是打听到步兵校尉的兵营厨师特别善于酿酒,并且仓库里当时正有三百斛的窖藏。阮籍同学自如愿以偿的当上了这个校尉以后,一件正事都没干过,连官署也很少去,就只拿了酒来和他的名士朋友们分享,每日醉生梦死,不亦乐乎。这种现象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场上都是很少见的,可偏偏在晋朝却备受推崇。王.中二病.济当年任职的时候,表现的那么随性,学的就是阮籍。可惜,没学好,玩砸了,退居北邙十数年,后来历经大彻大悟才得以重新出山。王济将毕生所学的都倾其所有的交给了妹子卫玠,耳提面命教会他的第一个做人道理是要过上“爱谁谁”的洒脱人生,第二个做人的道理就是:“不是所有人都是阮步兵(阮籍的官职),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学的来阮步兵。”卫玠虚心受教。“这是我大兄当年想让我明白的道理,可惜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有听进心里,后来自己学会痛了,才领悟到的。我希望你能避免这个曲折。”王济抱着一坛上好的老酒,坐在一树海棠之下,与卫玠谈冯唐,论李广,古今中外,无所不包。“阮步兵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他真的有大才。他不去官署,不代表他做不好庶务。”最简单的例子,阮籍曾对司马昭漫不经心的表示,很喜欢东平的风土人情。司马昭把阮籍派去了东平做官。结果,阮籍只在东平待了十多天,就再一次骑着他的标配——小毛驴,晃晃悠悠的辞官回了洛阳。在为官十多天的时间里,阮籍基本没怎么去过衙门,只下了几个简单的政令。但正是这几个玩票一样的简单政令,给出了一个政通人和的东平。相当的不可思议。但这就是历史。阮籍让人把衙门的官舍墙壁给砸了几面,形成了官员内外可以互相监督的现代式敞亮的工作环境,谁做事谁偷懒一目了然,高透明度的办公室,极大的提高了东平衙门的办事效率。为东平日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