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_分卷阅读3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4 (第1/3页)

    时,北方还不算特别流行这种吃法,但卫玠喜欢,所以,古董羹终于跃入了世家圈高傲的视野。

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只要卫玠喜欢的,不需多少时日,便会流行到洛阳的街头巷尾,进而蔓延至全国。

好比卫玠曾经实验性的弱不胜衣的披着羽衣,也好比卫玠更早以前的慈善之举。

卫玠当时还没有如今这么系统的带起流行的概念,他更多的只是做了他在现代时被无形中培养起来的习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国家其他地区遭灾的时候,他会尽己所能,贡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只不过在现代,卫玠就是个普通人,父母早逝,他自己也没多少钱,在学校组织对遭灾地区捐款的时候,他只能少捐点;而在古代,卫玠有了花不完的身家,所以他就多捐了点。

卫玠其实也曾想过苏一把,学学里穿越的前辈们那样,提出“以工代赈”的想法。

结果被拓跋六修拦住了,因为……

以工代赈的经济思想,从汉代就已经有了。在西汉的戴圣所编纂的篇中,便已经记录下了当时朝廷对此的相关政策——“季春之月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并不需要哪个后来者特意“提出”。

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古人真的很厉害,最起码比卫玠想象中厉害的多。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当地主家的傻儿子就好。

地主家的傻儿子此时此刻,就正在和地主家其他的傻儿女一起吃着火锅,唱着歌。

前面刚下了战场,如今就吃饭吃的如此自然……也是在所难免。

毕竟卫熠等人先是风尘仆仆、焦急担忧的赶了几天几夜的路,再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与胡人大战三百回合,他们的身体状态被标注为了“又饿又困”。在先吃饭还是先睡觉之间,胃口打赢了这场战争,它表示,先祭了五脏庙才有力气睡觉!

王济和拓跋六修这种伤患,只能负责看,他们在被换了药之后,连荤腥都不建议多吃。

卫玠倒是偷偷给拓跋六修的蘸料碗里夹了几块兔肉,也就是江湖人称的拨霞供,因为在热汤中的肉片反复拨动,肉色宛如云霞而得名。正应了那句“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