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3 (第2/3页)
,嘴角的笑意便越深。连他自己,也未能察觉到他身上,这姗姗来迟了几十年的少年意。第127章他头一回觉得赵世碂有些可怕。临去洛阳的前一天,也是官员们旬休的前一天,赵琮将对杜誉的处置告知众人。他卸了杜誉的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之职。这是赵琮亲政后,第一位免去的宰相,殿中站着的人莫名都严肃起来,谁也不敢轻易发出声响。杜誉的名誉毁成那般,被除宰相之名,本是应当的。他们早已猜到,他们在意的不是这个,他们在意的是陛下接下来的话!他们想知道陛下到底想将杜誉安置到何处。郑桥紧张、兴奋得嘴唇已抿成一条线。他们低着头,赵琮瞧不见,他轻松地继续道:“杜卿虽言行不当,但念在他有多年功劳,且又无有确凿证据。朕再任命他为太原府知府,原本的太原府知府回京叙职,进尚书省。”众人一听这话便知道,陛下还未完全放弃杜誉,心中也知道该如何继续与杜誉打交道。回去后,定是要往杜府送礼的。四五品的官员听到这儿,心中有了数,也就再无好奇。但部分从二品与三品的官员还都紧张着,太原府知府进尚书省,自是不够格做左仆射的,顶多去六部当个侍郎。杜誉这个宰相位子,要给谁?!二三品官员人人都觉着自己有希望,尤其郑桥,他的手缩在袖中,已是僵硬。赵琮却又说了些其他的事儿,他知道大家想听什么,终于他说完了其他事,才慢条斯理开口道:“至于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之位,朕也已有人选。”下头一片寂静,是真正的落根针都能听见声响。这要先帝在时,宰相之位,定是要与官员商讨的。但是当今圣上,看似绵软,实际强硬,众人不敢反驳。赵琮也不再卖关子:“即刻召广西南路宜州知州黄疏进京。”大家都舒了口气。郑桥却因极度不可置信而睁大双眼,面色也迅速涨红,只是他低着头,谁也瞧不见。赵琮继续道:“黄疏原本便是门下侍郎,在地方为官多年,政绩有目共睹。无论是年岁,亦或资历、才学与人品,他是最合适的。”陛下既已决定,下头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