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7 (第2/3页)
上不欲多食,便给苟梁点了几道甜点小食,并一壶茶水。在他点餐的时候,苟梁对让座的两位热心学子作揖道谢:“多谢两位兄台仗义援手,否则我们现在还在下方干站着傻眼呢。”听他说话有趣,两个学子都笑了起来。双方互通了姓名,其中一位偏高瘦的名唤尤竫的学子说:“这状元楼每年到了这时候都是人满为患,若非我们早起便在此地读书,现在怕也得干站着了。”他这是第二次参加国试了。较为矮胖的唐清丰反而没有他稳重,自来熟地说:“可不是呢!又不是所有人都和那谁似得,明明自己来晚了,还非寻人斗学说是输给他就得给他让座。哼,真是孔雀翘屁股自不知丑。”尤竫尴尬地咳了一声,拉了拉他的手让他少说两句,又对苟梁抱歉地说道:“唐贤弟心直口快,还请二位不要见怪。”“怎么会。”苟梁笑了笑,“唐兄说的那位可是有十六岁探花郎之称的鹿公子?”“可不就是他吗,现在整个状元楼谁还不知道他的名声!”唐清丰叫道。皇帝则问苟梁:“王朝何时多了一位十六岁探花郎?朕……真是闻所未闻。”唐清丰讶异地看着他,“贾兄,你是刚来京城吧?”他一句话给皇帝定了性,随即热心地给他科普这位“十六探花郎”的典故。此人名叫鹿一鸣,江南人士,年仅十六岁就连中两元,乃是江南颇具盛名的神童。哪怕唐清丰对此人颇有微词,说起他来也不得不承认他有些真本事,因此口气格外酸溜溜的:“辰武九年不是出了位十七岁的探花郎吗?咱们都知道以他的才学本该是点做状元的,只是年纪小相貌又俊,才会屈居第三……咦,华兄,你的脸怎么红了?”自称华明的苟梁:“……有点热。”“是啊,这鬼天气真是要命,要是能下一场雨就好了。”唐清丰说着,解下折扇递给苟梁让他扇扇风,皇帝率先拿过,打开为苟梁扇起风来。不说被拼到了旁边桌子的童公公倒吸了一口气,就是苟梁也吃了一惊,被皇帝按着肩膀才没站起来,嗫嚅地说:“陛……贾兄,我自己来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