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第1/3页)
住整个北境的咽喉。如果只是生产和贩卖私盐,那确实不足以让刘煜主动掺和进北境的事务,结果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因此顺藤摸瓜,竟然发现苗氏在暗中做更“大逆不道”的事情——冶铁。和盐一样同样是朝廷直接管辖,铁的官营被控制更紧。在有铁矿的区域,地方官府会直接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等于是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如此这般严格控制冶铁的过程,首先是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出于保证国家安全,抑制暴乱的出现。理论上,当拥有封地的宗室、地方豪族需要铁器如兵器、铠甲等,从官府购置所需,就意味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朝廷“监控”,不能逾制僭越。但若有人私下冶铁并售卖,那这些有能力购买铁具的人,就可以避开朝廷的管控,建立起一支拥有武装的亲卫。至于这亲卫有百人、千人,还是万人,不到他们因为某些原因暴露出来,是很难被发现的。床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让这些人拥有隐藏的、可怕的力量,显然是朝廷不愿看到的,对于整个冀州的安定来说,也是极大的隐患。所以得知苗氏不仅贩盐,还偷偷冶铁,煜亲王就不可能轻易放过了。刘煜一边派人加紧查探,一边借刘葵和刘炫争位急迫之时,屡屡针对大公子来迷惑以刘炫、苗家为首的北境世家,实则他的人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搜集证据,准备对他们一网打尽。这件事,刘煜没有自己独揽事务,冀州皇帝在第一时间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所以他没有继续“病”下去,并在苗氏传递消息进京的时候,顺水推舟地派了人,表面上是去给大公子刘葵诊病,实则是配合煜亲王,将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起来。刘炫和苗氏自以为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却不知道其暗中的行动,已经逐渐暴露。他们的野心,已经到了再不控制,就会引起北境为之震荡的地步。说来也是让人始料不及。一开始刘煜到北境来,是因为冀州皇帝和徐太后一系都不愿他在京中,所以才一起发力,请煜亲王到兴安“主持大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