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01 (第3/3页)
表情悲戚,并没有阻止王莽。经过王莽手下几个心腹大臣的象征性商议,很快就定了下卫家满门诛杀,只留卫姬一人流放合浦的决议。然后王莽假惺惺地垂泪,请求刘彻定夺。“朕不忍心处置……”刘彻发挥了精湛的演技,似是哀求地看向王莽,“请教安汉公,此时可有转圜余地?”“陛下~~~~”王莽故意拖长声音假惺惺地说道,“臣也非常为陛下哀痛,但祖宗自有法度,此事关系到陛下亲母,莽不敢妄言,如若陛下无法决断,臣等愿白太后。”因为天子年幼,偶有大事,太皇太后王政君也一同临朝,可以通过太后发出诏令。王政君已经非常年迈昏庸了,王莽平时很懂得讨好她,所以她对于王莽的行为几乎都是默许,对于卫姬,因为之前有过哀帝重用自己生母一系的丁、傅,这件事上王政君和王莽是一个立场,都不希望现在的皇帝再次重用卫姬一家。因此听到大臣诬告卫姬一家谋逆,欲危害社稷,王政君心里也是除之以后快,但她不方便直接表现出来,而是询问了一个问题:“安汉公的长子王宇,先前是怎么处理的?”“回禀太后,王宇被吕宽等人所牵累,误入歧途,散布流言迷惑众人,犯下与管叔、蔡叔同等的罪行,臣不敢隐瞒,已经按照汉律将其诛杀。”甄邯趁机上前奏报:“唐尧有个儿子丹朱,周文王有儿子管叔、蔡叔,这都是德才智慧高超的人对最笨的儿子无可奈何的例子,因为他们本性难移。安汉公居于周公的地位,辅佐像成王那样的幼主,实行像周公对管叔、蔡叔那样的处罚,不因为爱儿子而妨害尊重朝廷,这是仿效周公,以警示世人不敢触犯刑法,我大汉的法令不会因为私情而废止的最好示范。”王莽早就派一批言官还有儒生,在朝野和民间进行最大化宣传,以“大义灭亲、奉公忘私”为主旨,洋洋洒洒写了八篇“诫书”赞扬此事,并且将其提高到的高度,分发到各地,要求官员和百姓进行背诵。如此一来,朝廷上就有几个素来爱拍王莽马屁的官员,将八篇“诫书”里的内容,抑扬顿挫地背诵了大半,听得所有人都为王莽大义灭亲的精神所感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