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为家_分卷阅读41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6 (第2/3页)

被安排坐在了席位上,来往的都特么的是太监,宫女都是大妈级别的,没一个年轻的。

也不知道是谁安排的,贡士们到了之后,也不敢大声喧哗,都小声交谈,坐在最前面的三个人,张升,杨一清,吴有为,更是熟悉,后头排着的人也熟悉,基本上隔几个人就能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倒是让他们这三十几个熟悉的人都心情放松了许多。

不一会儿,皇帝驾到,众人跪迎。

吴有为头一次觉得古代难过了,这么几日他跪地的次数好像多了些,一想到以后上朝就给人跪地磕头,他就觉得膝盖痒痒。

宪宗皇帝倒是和气得很,其实只要不触及他心爱的女人万贞儿,他都是很和气的:“都起来吧!

众人谢恩,然后才爬起来。

“请探花郎探花!"

吴有为.....哦。”

慢吞吞的站了起来,跟着一个小内侍走向了御花园。

“探花“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当时并非是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唐代进士及第后有隆重的庆典。

活动之一便是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事先选择同榜进士中最年轻且英俊的两人为探花使。

遍游名园,沿途采摘鲜花。

然后在琼林苑赋诗,并用鲜花迎接状元。

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唐末。

唐人李淖在中写道:“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罚。”

如今则改为在御花园里挑中最好看的花儿出来,放在琼林宴上,大家以花为题,各自抒写诗词歌赋。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

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如北宋前期宰相寇准就是探花。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

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

如今到了明朝,探花也改了规矩。

吴有为进了御花园也不随便乱看,话说他曾经进京好几次,故宫那是必游之地,可是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