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84 (第3/3页)
/br>萧昊当时交给她的战旗,是有两面的。一面是“闯”字旗,一面是“天”字旗,插哪一面,红娘子自己来定,萧昊既没有同她说让她做什么选择,也没有露出任何拉拢或是干涉她的迹象。但聪明如红娘子,怎么会不懂萧昊给她这两面旗的含义。有些东西,不需说出来,交接的那一刻,自然就能体会到。是随着天下大势追随闯王,还是孤注一掷另立门户,似乎也没有那么难选。她喜欢李岩,李岩是闯王的谋士,闯王的手下们并不怎么欢迎来抢功劳的新人。如此,这个选择就变得很容易。嫉妒和仇视可以杀死一个人,但所追随之人的态度,却可令其生。萧昊心情很好,他的麾下终于有了第一批人。第189章安得万里山河定·七李自成的军队多半是饥民、叛卒所聚,是李岩口中的“匪寇”,他们本就是为了一口饭而造反,除了李自成本人做着皇帝梦,其余人本没有什么大志向。因此每每攻下城池,这些人就耐不住劫掠的劣根性,引得人心不附。李自成虽声势浩大却始终不成气候,也正是如此。李岩向李自成献计,整顿军纪,严禁滥杀劫掠,均田免赋,善待百姓。李自成对他十分看重,因而事事言听计从。这治军的法子一出,最明显的就是刚刚攻下的开封城内一片拥戴之声。李自成按李岩的法子,就势招抚流亡的贫苦百姓,给他们粮食和耕牛,让他们垦田自足,还能将余粮以充军用,收获了大量饥民的称赞,可谓一举多得。李岩还编了许多顺口的歌儿,让手下扮成商人传唱出去,什么“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注],诸如此类,一时间,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之名,广传天下。这一波舆论风潮引得饥民们日日夜夜盼着闯王的军队,甚至生怕他们不来。有的在闯王的军队还没到达的时候,就已经自发组织,杀官造反,等着李自成踏至此地将他们直接收编。闯王麾下短短数月,就扩增了数万新兵。他势头正强,更加不会在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