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9  (第2/4页)
    周瑜点点头,独自走到江边一所帐篷。    “伯言,你在么?”    “都督,你怎么来了?”陆议看见门外的周瑜,异常惊讶。    “我要赶回吴郡,你还是跟我一起回去吧。找个机会,介绍你和少主公认识。” 周瑜用手轻轻拍拍陆议的肩头。    “我还能为东吴效力么?” 陆议诧异地问。    “伯言,人生短暂,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实属不易。如今少主公初登大位,正是用人之际。他也更希望培植一些自己同年龄段的人才,你这个时候回去才是最佳时机。”周瑜诚恳地说。    陆议点点头。    ----------------------------    富春宫里此时此刻,已经吵翻了天。    山越人的首领严桥已经带领山越叛军逼近吴郡。张昭此时却还没拿定一个方略。    初次议朝的孙权端坐在首座上,看着争论的群臣,一时说不出话来。    “主公,我们还是和山越人谈判吧。这些山民彪悍,难以取胜”张昭说道。    “主公,不能谈判,山越人从无信义,他们表面答应合约,实际从不遵守,先主公已经上过他们的当。”董袭叫道。“董某愿意带兵剿匪。”    “董将军,吴郡的兵权在我程普手里,此处还轮不到你说话吧”    “主公,太史慈愿意出战”    孙权看着这些人肆意叫嚷争吵,完全对他视而不见。他站起身来,一言不发,走进后殿。留下一片喧闹在身后。    吴太夫人见儿子进来,脸色阴沉,问道:“是不是朝议无果?”    “母亲,岂止是无果,是混论不堪。这样的东吴,孩儿怕是无能为力,会丢了父兄江山。”孙权叹了口气,眼圈也红了。    “权儿,万事开头难,你还是多听听张子布的意见”    “张昭,他搞内政没有问题,可是一提起兵戎相见,他就缩成一团。到底是文人,又老了。。。母亲,孩儿心意已决,即刻召回周公瑾。”孙权一字一句地说。    -------------------    周瑜带领两千精锐骑兵日夜兼程,两天就赶到了丹阳郡。    这两千骑兵都是来自丹阳郡平原地区的子弟。是周瑜特意挑选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