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40章 (第11/11页)
长。如果有足够的时间,雷成一定会仔细将其从头到尾认真研究。然而,现在的他却急于找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如何与怪物沟通。报告中段一处有着明显黑体字样的部分,引起了他的注意。“被捕获的实验体从外形上来看,可以分为兽类、仿人类和异体生物三种。根据目前收集到它们的日常部分对话音节,与上古时代的遗失语言非常近似。遗憾的是,对于这种语言,我们自身也所知不多。因此,仅能从观察与猜测中,得出一些其中的最简单词语。”“遗失语言?真有意思……”雷成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这是上个世纪普遍流传在语言类学科的一种特有称谓。从大量出土文物及相关资料中获得的古代文明语言中,学者们发现:几乎所有欧洲原始语言,在发音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古代维京语、巴比伦语、意大利语,它们和近代语系的区别并不大。尤其是斯拉夫语系中包含的所有语言,其中的差别也相当微小。为了弄清其中的究竟,语言界的学者们展开了日益不休的争论,只不过,谁也没有拿出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斯堪诺德著《语言的进化》,其中的观点与本书类似。)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因为地壳变动而引起的强烈地震,在欧洲联盟首都伦敦爆发。这场可怕的灾难不仅震塌了古代英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大笨钟,也将整个英格兰王宫夷为平地。有趣的是,就在欧洲联盟忙于拼力清理废墟之际,搜救人员却在王宫原址下的地基部分,发现了另外一些奇妙的东西。那是一间封闭严密的石室。其中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金银珠宝,而是整整齐齐码放着数百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板。在它们的上面,雕满了密密麻麻的古代文字。这批石板的发现,轰动了整个考古界。经过大量学者的解读,结果发现:石板上记录的信息,不过是北欧古代神话的完整部分。单就其中的内容而言,并没有多少研究价值。真正让他们感到有兴趣的,还是那种刻写在石板上的神秘文字。北欧海盗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祖先,这是早已不争的事实。这支从海上流亡而来的古老种族,在并吞与被并吞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因此,他们的语言也包含了其它民族的相关语系,在漫长的揉和演变中,最终成为了今天欧盟的官方语种。石板上的文字,与今天的英语有几分相似。这是否正是最为古老的盎格鲁撒克逊语呢?围绕着这个问题,全球所有的语言学者展开了长达五年的大辩论。由于缺少证据,谁也无法在辩论中占据绝对上风。不过,有一点却是为所有人赞同的。那就是:各种语言之间,肯定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否则,绝对不可能出现如此之多的共同点。遗失的语言,正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新观点。提出者认为:在遥远的古代文明蒙昧时期,很可能有一种流行于所有地球人类社会中的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