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 礼物 (第2/3页)
诗文,以赚取稿费,即便如此仍不够陆小曼的挥霍。陆小曼那几年的大部分时间确实是荒废了。在人群中,在舞场上,在宴会上,在烟榻上,在男人和女人的恭维声中,把时光轻轻送走了。”顾飞接着叹道:“这样的时光怎么会长久呢?1931年11月上旬,陆小曼由于难以维持在上海的排场,连续打电报催促徐志摩南返。11月11日,徐志摩搭乘张学良的专机飞抵南京,于13日回到上海家中。不料,夫妇俩一见面就吵架。其中缘由较为复杂,据郁达夫回忆:“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在地上,玻璃碎了。”徐志摩一怒之下,负气出走。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协和小礼堂向外宾作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才于第二天,即1931年11月19日,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邮政机飞北京。登机之前,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短信,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但最终他还是走了。因大雾影响,飞机于中午12时半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机上连徐志摩共三人,都刚届36岁,无一生还。时年陆小曼29岁。”“徐自摩就这么走了,一代大才子,走的时候才35岁。死亡的原因竟然是为了去看林徽因的讲演,可以说徐自摩的死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徐自摩的一生对多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就是西方文化对他的影响。”李慕菊说道:“当时那个年代,青年们把他们当成偶像,认为西方思想才是进步的思想,纷纷的模仿他们。现在还有很多人关注他们,不过大都是去读他们写的诗词。”顾飞道:“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西方的文化就那么的好么,只为了自己所谓的爱情,可以毫不犹豫的损害自己的家庭,损害别人的家庭,这种文化是非常自私的,一种极端自我的,丝毫不考虑其他人的文化。一个极端自私的人,一个做事只为自己考虑的人是不会幸福的,得到的永远比失去的多。徐自摩的例子要引以为戒。”李慕菊笑道:“别人才不会听你的说的,这时代都讲究恋爱自由,想爱就爱,想离就离。离婚速度比结婚还快,什么都凭自己的感觉来,才不会在乎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朋友的感受。这种时代,就是一个人人极端自私的时代,所有的事情都是考虑自己。还有就是为了自己过得好,不要孩子,认为孩子是累赘,是负担,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就行,其他的什么都不理会。”顾飞点头道:“我们华夏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讲究的是传宗接代,而国外很多夫妇选择不要孩子,只过好他们的,他们是那种极端的享乐主义,没有任何的责任感。我们谈论的是西方文化还有传统文化,那种让人文化让人更幸福。只抛开了责任只过自己的幸福呢?还是回归传统的生活中幸福?我想很多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慕菊,你的看法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