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奇人录_374章 没有未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4章 没有未来 (第2/3页)

是科研基金了。所以中医大学往往打着中医科技研究发展的牌子向国家申请研究资金。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根源。为什么要中西医结合呢?不抱住西医的大腿,不用科研为借口,国家怎么会往下面拨钱呢?早期的中医大学其实发展的不错,是以单纯的中医为发展目标的,当时大学里面的西医课程很少,或者干脆没有。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利益的趋势,单纯的中医国家不会拨款的,尤其是科研经费这一块,更没有。所以中医大学就抱紧了西医的大腿,以科技研究为名义,来申请科研资金。所以后来的中医大学走向了畸形的中西医结果,西医为主导的道路。

当然另一个方面就是中医大学附属医院了,医院要生存,要赚钱,还是需要西医的各种化验的,单纯的靠望闻问切的免费手段,最后开几幅中药了事的模式,医院是坚决不干的。不能把经济利益最大化,那么医院就开不起来。所以指望中医院恢复以前那种望闻问切的形势,开几幅中药的传统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医大学的附院,跟中医大学关系不大的,附院的钱也很少会用作大学的建设的,毕竟是两个系统。但是医院的这种做法,不得不让中医大学培养西医人才,不然光学中医,学了医院什么也不会。

中医大学有今天,因素有多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利益二字。第一个是学校本身申报国家科研经费的问题,第二种就是中医院的西化,导致中医大学不得不培养懂得西医的学生。但是即使是这样,中医大学的整理实力也远远比不上其他的一类大学。国家不可能一直把钱扔给中西医研究这个无底洞里面的,这种结合本身就没有道理,把两种不同文化产生的医学强行的结合在一起是利益的作祟,自然会取得不了多少结果,导致奶奶不疼,姥姥不爱。国家看不到成果,看不到真正能用到实际当中的成果,是不会继续给你扶持的。而医院方面,更不会把医院的钱拿来给中医大学,所以中医大学就变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存在,没有钱啊,缺少资金啊,没有资金自然也不会去扩建,自然也不会去建设学校里面的设施。

所以中医大学听着名字挺威风,往往实际占地很小,都是以前的老校区,运气好的可能会有地方政府政策扶持,运气不好的中医大学就跟一个高中差不多。很多来到上京中医大学的学生往往感到惊讶,哎呀这个所谓的中医大学还不如自己上的高中大,你看看别的大学,一个个都是大学城,那么大,怎么自己上的中医大学就这么一点呢?明白了中医大学的上述原因,也许学子们就知道中医大学为何如此了。抱了半天西医的大腿,才支撑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

解决中医大学出路的道理在哪里?这值得很多人深思。因为目前中医大学的发展的方式已经走入了误区,是时候脱离西医这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