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95章 时间的表达 (第2/3页)
以7点也好,点也好,9点也好,他们之间只是数量关系不同,表示时间经过而已,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关系。从这里看出公历纪年法的本质很简单,很单纯,只是简单的用数字的加减变化来描述时间而已,这个小学生都能想明白。再来谈一下阴历纪年法。所谓的阴历纪年,很多人都跟封建迷信之类的词语挂钩了,这正是人类的无知。这只是古人用来记时的好不好。古代不用数字纪年的。先思考这个问题,中国古人真的那么笨么,连用数字纪年都不会?古人那时候有没有产生数字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古代是有数字观念的。数字本身的产生已经很早了,但是为啥古人不用数字纪年呢,跟公历一样的形式纪年?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教授们,是否产生过这个疑问?为啥不用的简单的数字来纪年,来记录时间呢?难道古代人不识数么?我估计很多所谓的教授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肯定会想当然的表现出现代人的优越感,会暗自猜想,古代人就是落后,就是无知,连数字纪年都不会,非要用什么天干地支纪年,太愚蠢了。有没有这样想的人,其实大家仔细想想,古人真的愚蠢么?首先探讨下,古人是否有数字观念。古代其实已经有数学的产生了。因为有所谓的算经十。十部算的:、、、、、、、、、。这十部算,以为最早,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据考证,它成的年代当不晚于西汉后期公元前一世纪。不仅是数学著作,更确切地说,它是讲述当时的一派天“盖天说”的天文著作。就其中的数来说,中记载了用勾股定理来进行的天文计算,还有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当然不能说这两项算法都是到公元前一世纪才为人们所掌握,它仅仅说明在现在已经知道的资料中,是比较早的记载。这些个资料说明什么,说明古人还是识数,起码用数字来表达的时间的方法,对于古人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古人的数学知识完全有能力利用数字来纪年,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如果还有疑问的话,读者们可以具体看看这些算经,其中的复杂程度,早已超越了数字的加减乘除。所以疑问来了,为啥古代不采取数字纪年呢?为啥不用数字的概念来表达时间?不知道大家有过跟我同样的疑问没有?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人对于时间的概念的不同。古人不认为时间是一条直线,也不认为时间是无属性的东西,古人认为时间是一个复杂的能量场,可以用特定的符号进行表达的。下面具体的举例子说明。先说时辰的问题,时辰分为十二个,一个时辰对应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个十二个时辰就是用十二地支表示的,子丑演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前面我讲过,十二地支之间有很复杂的关系的。比如申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