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 老干部上访团 (第2/5页)
其他地方的旅客,为了节省一点渡江费,总是随便搭乘一辆大客车过江。田文建环顾了下四周,目光突然停在渡口左侧的一排“摩的”上,想了想之后,立即说道:“施局长,他们不但拉客,而且还是黄牛。他们肯定知道上一班渡轮,载得都是去哪儿的客车。我和沈***先过江,你去调查一下,这边一有消息立即通知我们。”“行,就这么办!”时间紧急,沈杨毫不犹豫的拉开车门,钻进了田文建的轿车。长江无风三尺浪,那是书上说的。尽管今天江风不小,在耳边呼呼作响,但江面却很平静,浑浊的江水缓缓地向东南方流去。在江风的吹拂下,水面泛起了鱼鳞似的波纹,是那样的温柔,那样的恬静。江边漂浮着一叶叶小舟,船上的人有的在撒网打鱼,有的在装卸货物。几艘轮船在江上行驶,激起层层的浪花。轮船的汽笛声,人们的喧闹声,使江上一片沸腾。田文建轻叹了一口气,给沈杨递上了一根香烟,一边背着江风点上,一边若无其事地说道:“不就是几个老干部嘛,搞得这么紧张兮兮的,至于吗?”沈杨一屁股坐到轿车引擎盖上,看着浑浊的滔滔江水,苦笑着说道:“别人上访没什么,乐老***上访可不是件小事。因为他不但是造船厂的老***,还是龙江六个享受副省级离休干部待遇的老红军之一。要不是他生性固执,赖在造船厂不走,早就进干休所了。”老红军有很多,各地政府根据本地的经济条件,给予的待遇也不尽相同。有的老红军进干休所、住小楼、配专车,有的老红军每月只能领五六百块钱生活费。甚至还有一些老红军,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什么待遇都没有。但一个享受副省级离休待遇的老红军,出现在自己眼皮底下,还是让田文建大吃了一惊,连忙问道:“乐老***立过很多功吗?”“33年参军,35年入党,两次过草地后到达延安,在31军政治部93师任通讯员。42年上太行山,抗日战争时荣立一等功,以后又参加过淮海战役,荣获过3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是我们龙江硕果仅存的老革命。”沈杨顿了顿之后,感慨万千地继续说道:“现在是没人提了,我们上学那会他风光着呢。到我们学校作过报告,也去你们机场演讲过。前年民政局曾给他配过桑塔纳和司机,他见造船厂没有车库,总在太阳下面暴晒心疼,怕缩短车子的寿命,又给民政局退了回去……”对一辆桑塔纳都这么爱护有加,难怪他生怕船坞船台,以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