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0章 黄河决堤(11) (第2/5页)
着日军第14师团、中国驻屯混成旅团、独立混成第3旅团、独立混成第4旅团及第16师团的西进严重地威胁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地郑州及平汉路的安全。当时第一战区虽然拥有近30个师的数十万军队。而且大多为中央嫡系的所谓主力部队,却抵抗不了日军2个多师团以及三个混成旅团的西进。蒋介石决定决黄河堤。制造水障,以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的这一主张并非临时产生。早在1937年7月间。他的德国首席顾问法肯豪森就曾建议他“将黄河决堤”以阻止日军。1938年4月13日,正当台儿庄战场上中*队追击部队攻击败退峄县附近的日军时,陈果夫曾致函蒋介石,准备在河南武陟县的沁河口附近决黄河北堤。但他是为了“恐敌以决堤制我”而建议采取的反措施。他说:“沁河附近之黄河北岸,地势低下,故在下游岸任何地点决堤,只须将沁河附近北堤决开,全部黄水即可北趋漳卫,则我大厄可解,而敌反居危地。”蒋介石批示:“电程长官核办。”徐州失守后,姚琮等主张在河南铜瓦箱决堤,恢复清咸丰5年(1855年)以前故道,使黄河水经徐州、淮阴以北入海。陈诚及其部属则建议在黄河南堤黑岗口等处决口。当日军于6月1日占领睢县,迫近兰封、杞县时,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即决定决堤,并通过侍从室主任林蔚向蒋介石请示,得到蒋的口头同意。但程潜等深知此举的后果严重,又以正式电文请示,经蒋以电文批准后才开始实施。第一战区召集黄河水利委员会及有关河防的军政人员开会,研究决堤位置,最后选择中牟县赵口。遂令第20集团军商震负责,限6月4日夜12时掘堤放水,同时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迁往洛阳。商震令万福麟第53军1个团施工。至6月5日上午,因地形关系仍未完工。蒋介石在电话中令商震“严厉督促实行”。商震带参谋处处长魏汝霖去监工,加派刘和鼎第39军1个团协助,并令工兵用炸药炸开堤内斜石基。下午8时放水,因缺口倾颓,水道阻塞,又未成功。6月6日又重挖缺口,仍告失败。统帅部及第一战区对此“异常焦灼,日必三四次询问决口情形”。商震又令刚爆破黄河大铁桥的新8师增派1个团。该师师长蒋在珍观察后建议改在花园口决堤。蒋介石及程潜予以批准。6月7日当天,一支决堤的工兵分队来到了花园口一带进行侦察,这个分队的分队长是一个工兵连长带领的,他脸色凝重的看着黄河堤边,说实在的,让他掘开黄河大堤,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因为这次的决堤是十分机密的,附近村庄的村民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中*队在黄河边干什么,反正据军方解释。是用以抵御黄河北岸日军南下的,善良的村民并不知道,大难即将临头,除了那些有钱的人,看到战局混乱。举家迁徙到郑州、洛阳或者西安之外,大部分人还是十分安逸的呆在自己的村庄内。“连长,我们真的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