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5 (第2/3页)
,元元还让人看着她们站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再加上等待京兆尹的过程大家也都在想之前的情况,如今一看京兆尹对元元毕恭毕敬讨好的样子,别说原本没有心思的,就是原本有新的也不敢乱攀咬了。反正装药的盒子肯定不是自己砸的,何必给人说谎背锅呢?京都的贵女们也都能说一声见过世面的,但是这一次事情太大,大家的脸色都不好看,但是事情到底是谁做的,做的人心里自然清楚,都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家里捧着宠着才能跟着封疆大吏的女儿混成一团,如今除了事情正是乱成一团。京兆尹倒也没有不通情理,问清楚了人家就让人一家一家去通知了,几个站在外围的闺秀很快就排除了嫌疑,大家身边的人都能作证,大家都能对得上话,自然可以互相作证,证明清白,但是当时站在里面的几个就惨了,特别是当时和顾姑娘呛声的闽尚书女儿,简直悔得肠子都青了。出门没有看黄历,简直是倒大霉了,药没有看到反而惹了一身骚。正因为知道自己的干系比较大,所以闽姑娘被问话时说得格外详细:“不怕大人笑话我们家的事情京都哪个不知道,小女知道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出门在外道人是非暗地里也就罢了,谁人背后无是非,但是顾姑娘一个刚回京都的,就指着小女辱及小女家人,小女自然是不能忍的,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顾姑娘如此没有顾忌,小女是真的气疯了,冲动之下就要抬手打她,不过小女肯定没有打到,小女伸过去的手被人挥掉了,等到小女想再伸手的时候那边就盒子砸了,小女真的不知道是谁砸了盒子。”闽尚书是寒门出声,年轻的时候特别穷,所以家里人难免节省,后来闽尚书中了状元一家人搬来京都也没有好多少,毕竟居大不易,作为一个穷翰林虽然已经不用一文钱掰成两半来花,但是也难免计较,这就造成了一家人都格外抠抠索索又爱占便宜的性格。闽尚书一家子的事情连皇帝都知道,还为此让闽尚书进了户部后来更是做到了尚书之位,也因为这个计较金钱的性格,闽尚书的守财奴之名誉满京都,每年京都各部的预算和全国各地的预算都要被他裁了又裁,想到他手里扣出一文钱来都要磨破嘴皮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