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9 (第2/3页)
袁高从显微镜上抬起脸看胡晓雯,“昨天我倒是看见了,他们有来这边找我。”“哦?”胡晓雯意外,随后精神一震,“找你有什么事?”袁高没有丝毫隐瞒:“他们是来找我借数据看。”他昨天给那帮专家看完的资料还没有来得及放回那边的文件室,就抬手指了一下角落的桌子:“喏,就是那些。我比他们早来一年多,那个时候做过土壤和空气的数据监测,他们是来抄数字的。”胡晓雯怔了怔。袁高还说:“我看其中也就湿度和温度,以及风向这些数据他们气象学用得上。”胡晓雯缓缓坐到实验桌边上的圆凳上:“看来他们不光是研究研究草原云海,连三道弯这边也涵盖在内了。”袁高理所当然地说:“这是当然。要我也肯定不会放过三道弯这边的数据,对气候变迁研究太重要了。”他走过去把文件拿过来打开,翻着页面给胡晓雯看:“你看呐。这些数据变化多么有特性。数字一年一个样,逐年增加。”胡晓雯瞪着眼看那一堆天文一样的数字。她完全没想到袁高这个果木专家,竟然会这么仔细认真的记录这些他并不太用得着的数据。袁高甚至还感同身受的说:“难得遇见这么一个值得研究的科研项目,只可惜我是植物学家,要不然就不会任凭这些数据白白搁置了一年多。”“……”胡晓雯无语,默默地翻了一个白眼。幸亏袁高是个植物学家,再早点范围没有这么大,胡晓雯一准要露馅了。不过现在嘛,变化太大,要说真跟她个人有关系。稍微有点理性思维的人都觉得不太可能,更别说这些信仰科学数据的专家学者了。尽管话是这样说,胡晓雯仍旧提心吊胆,常常拐弯抹角的打听气象专家组那边的动向。气象专家在桃溪村和桃源村之间,塘口镇、姚仙镇附近的山头上都设立了气象观测点。这些观测点非常先进,由无线数据链接,可以实现每时每刻精准测量数值。气象组就住在桃花小筑里,他们工作的保密性并不高。只要稍微说得上话,好奇的问两句,这些科学家都态度很好的回答提问,有的时候甚至是科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