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1 (第1/3页)
分不出哪个更丑。午后苏桐过来看她,闲聊时和她说起,工匠到南方以后,从松江府织工口中得知她们见过一种新的织布机,工匠想要仿造,但只听织工口头述说,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她道:“提高赏银,谁最先造出来,或者造得最好,赏五百两。”工匠们生活困苦,解除匠籍制度后,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手艺养活家人,并且在短短一个月赚取以前一年都赚不到的工钱,积极性非常高。这段时间以来,许多工匠主动向朝廷献计献策。但凡点子被采用的,都能领到赏钱,于是他们更活跃了。苏桐笑道:“主事也这么想,不过这钱由谁给,却不好说。”从朝廷到地方,不管是做什么,拨出去的银子,最后分到底下的,往往不足原先的十分之一。比如治理洪灾,朝廷拿出一百万两,中间层层刮肉,最后总督能拿出二三十万两办正事,老百姓就会齐呼这是一位廉洁的青天大老爷。傅云英道:“这笔钱皇上从自己私库拨,会派专人管理,无论是工部、户部,还是底下的营缮,都无权插手。”苏桐沉吟了片刻,“虽不是长远之法,眼下也只能如此。”又道:“还有一事,得找你帮忙。”傅云英支开其他人,道:“但说无妨。”苏桐压低声音说:“我在国子监的时候,得祭酒赏识,祭酒待我恩重如山。他外甥袁朗博在广东肇庆府当差,前些时袁朗博写信回家,信写得有些古怪,祭酒说袁朗博可能被人胁迫,而且胁迫他的人一定是当地高官。袁家人忧心忡忡,可广东离京师隔着千山万水,派家人去打听,也是远水救不了近渴。况且袁家人无权无势,势单力薄,就算到了广东,也没法救出袁朗博。祭酒找我帮忙,我也爱莫能助,只能找你想办法了。不过你要是为难,也就算了,广东实在太远,袁朗博的信也写得含糊,到底出了什么事,没人知道。”傅云英蹙眉,道:“袁朗博是朝廷命官,此事可大可小。我会留心此事,你回去把信拿来。”苏桐低头,从袖子暗兜中取出信件,“信我带来了。”傅云英拿了信,细看两遍,忽然笑了一下,“我进宫禀明皇上。”见她微笑,苏桐一头雾水,“这封信有什么可笑之处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