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8 (第1/3页)
摇摇头,道:“佛郎机人久滞不去,对我朝有窥伺之意,广州府守备曾驱逐他们,他们不仅赖着不走,还向守军开炮,妄图霸占沿海岛屿作为他们的营地,被守备赶走了。这之后,他们仍然久留不去,于沿海一带流窜,抢掠村庄,剽劫行旅,和倭寇无异。”朱和昶皱了皱眉。这么说,广东总督私自容许佛郎机人留居内地,实在可恶!那些佛郎机人到底给了他什么好处,他竟然公然和倭寇来往?难怪有通倭嫌疑!东殿暖阁内,除了君臣二人的说话声,静得出奇。鎏金香炉喷出一股股袅袅青烟,满室金光浮动,内官们侍立在角落处,一声咳嗽不闻。内阁大臣,如王阁老、汪玫、姚文达、范维屏、崔南轩等人都在场,还有几名礼部官员。众人一言不发,目光都落在傅云英身上,看她站在朱和昶身侧,指着舆图,不慌不忙,用清朗平静的嗓音,向朱和昶讲解佛郎机国和满剌加国的区别。几位大臣互相交换了一个诧异的眼神。西洋属国之间的纠葛,老实说他们并不大清楚。虽然他们饱读诗书,但是士子们受程朱理学熏陶,趋于保守,重农轻商,重陆轻海,认为“驭夷之道,守备为上”,对海外夷国没什么兴趣,自然也就不可能和傅云英一样,不用查典籍,就能说出每一个藩属国的来历和历史。而且自闭关海禁以来,属国朝贡的次数越来越少,朝廷也就愈加不在意外夷属国了。术有专攻,朝贡国的事一向是礼部官员管理,傅云这小子又不是礼部的,怎么对藩属国了如指掌?众人又惊又疑,一时之间没人吭声。他们倒是想插嘴,可问题是没有典籍在手,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哇!见阁老们不张嘴,礼部侍郎忍不住了,他出列,上前一步,抱拳道:“正如傅寺丞所说,佛郎机,据满剌加地,逐其王,和倭寇一样劫掠商船。不过有一点傅寺丞怕是说错了,这佛郎机并不遥远,他们靠近满剌加,就在海峡附近,不然怎么可能侵占满剌加?”礼部所有官员都认为佛郎机一定和满剌加比邻,他不认同傅云英刚刚说的佛郎机人或许来自于更遥远的国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