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下卷185,小两口 (第3/3页)
菜饼招待。 这橘子大概是一直舍不得吃,都有些蔫吧了。 连织虽然口渴,但想起刚才这位老人连一颗麦子都捡,只怕家里生活并不充裕。 她整要拒绝,宋亦洲却剥了橘子给她。 “老人一片好心给的,咱们接着。” 他转而和两位老人聊天,问他们多大。 听到年龄快有八十的时候,连织小小的吃了惊,问他们是否有儿女孙媳。 老婆婆比划着说她有四个儿女,都在城里定居了。 “这里生活不方便。为什么不让他们把你们接到城里?” 老太太腼腆说城里住着不方便,还是自己的家好。 这一片瓦房里就只有他们两个人,年轻人都奔向繁华了。 到底是住着不方便,还是儿女不愿意接过去,这个无从得知。 连织问了她一些关于瓦房排水和牢固性的问题。 这房子老人住了大半辈子,当初和老伴一手建起来,自然是知无不言。甚至还带连织去看曾经的裂缝是如何加固的。 难以想象老婆婆哆嗦着一双手,还给她演示如何用稀土固墙。之前大风季节总会漏雨,他们这一补就能顶好多年。 连织突然后悔自己没带纸币,她从不圣母心泛滥,却第一次同情这对老人。 整个下午连织和宋亦洲都在他家叨扰。 离去的时候,宋亦洲将钱夹子里的钱取出来,厚厚一匝,感谢他们一下午的热情招待。 老人推辞不要。 宋亦洲却说这是他们应得的。 他转而看着连织:“她有工作疑问,来这里找找灵感,我们又吃了你那么多东西,应该的。 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多给我们两个橘子,她好像很喜欢。” 有吗? 连织下意识想反驳,但想到橘子好像全部进了她的肚子,又默默闭嘴。 老爷爷赶忙擦手,又去屋里装了一兜橘子。 连织看着宋亦洲含笑的侧脸。 难怪他最初让她放心吃,怕是早就想着给钱了吧。 光给钱他们肯定不要,所以得先占这两个老人一些便宜。这个人做事起来熨帖得让人找不到半分差错。 老婆婆感激看着她,说出的话让连织有些无所适从。 “你们小两口是我见过心地最好的人。” ——— 明天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