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2 (第1/3页)
,我也是喊她谷师父的,可戏馆子里谁听了都笑,觉得我们就是两个没用的老东西,还瞎讲究。”“不会。”商雪袖鼻音浓重,急忙道。她既是想说,不会觉得管头儿这样的称呼是不尊重,也想说,他们并不是没用,她勉强笑道:“我嗓子坏了,可以一直还用着谷师父给我的方子调理,想唱青衣是不能够了……可总比说话都费劲好多了。”谷师父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急切的道:“姑娘,那你现在是在什么地方?”“谷师父,管头儿,我现在给人做教习……也算是能留点儿东西下去,不然对不起六爷和几位师父栽培我……”说到这里,商雪袖想起了小玉桃,道:“您,知道新音社的现状么?是不是已经散了?”听到这句问话,管头儿和谷师父面面相觑,最后还是管头儿开了口,道:“姑娘,新音社的事儿,我俩都说不清楚,我不是跟着新音社的,早就来了上京,而谷师父则是在出事儿前呆在萧园。”他看到商雪袖露出失望的神色,道:“您别急,我们说不清楚,有人能说清楚……只是今个儿太晚了,您稍稍用些米粥,这可是你谷师父用了好些材料亲自熬的,我平时可没这口福。等吃完了,您住在哪儿,我送您回去,明天,我带您去见个人,他能说清楚。”一大早晨,北城区的鸿雁戏楼门口就停了一架不起眼的马车。戏楼子的门房扫了一眼,便知道这是普通人家临时雇的,而非那些挂了族徽的官宦人家自己养的马车,便也懒洋洋的不去迎接。北城区因最靠近禁宫,最是繁华热闹,戏楼也多,尤其是大戏楼。自打秋声社的徐碧箫大红,鸿雁戏楼便固定的包给了秋声社,行里的人也都知道,从年底到来年的三月,就不要去打鸿雁戏楼的主意了。管头儿下了马车,装束却不像昨天那么狼狈,反而重新显露了多年前的那个管事儿的“管头儿”的气派来。他朝着那门房拱了拱手道:“小哥儿,秋声社可来了吗?”那门房看这老者似乎是个懂行的,点点头道:“您问的巧,来了有十多天了。”管头儿便放了碎银到那门房手里,道:“麻烦您跑一趟,帮我去找一下秋声社的琴师顾先生,就说有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