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6 (第2/3页)
正五品吏部郎中。朝臣听说这件事,有不少人打心底不满:再有才也是一样,不到一年就成了朝廷五品大员,进到六部之首的吏部行走,皇帝的偏袒之心未免太重,把一年一年熬资历的人置于何处了?只是,不满归不满,当着皇帝的面儿,一个字都不敢说。景家那场腥风血雨过后,他们看到皇帝心里就发毛。二月初四,杨阁老的请罪折子送到内阁,转呈皇帝。皇帝总算给了明确的批示:虽怪他失察,却顾念杨家多年报效朝廷的情分,没有降罪。次日,石长青栽赃诬告次辅一事公之于众,皇帝下旨:石长青处死,与景家父子一同行刑,石家其余人等流放,三代不可入仕、不可从军。二月初六,杨阁老上了一道辞官致仕的折子。皇帝二话不说,立刻应允。没有循例恩封爵位,更没有任何赏赐。二月初七,景家父子、石长青处斩。皇帝撤掉监视杨阁老的锦衣卫之后,杨阁老明里暗里都没少叮嘱儿女、门生、旧部,让他们千万别自作主张给他惹祸,不然的话,他的致仕,很可能变成牢狱之灾。除此之外,他上了几道密折,把官居首辅之后看到的一些人才、留意到的一些隐患如实禀明。唯有如此,皇帝才不会继续让他没脸,不会让他被石长青连累。就这样,杨阁老灰溜溜地离开京城,返回祖籍江南养老。自登基之后,前所未有的一场腥风血雨终于度过去,皇帝稍稍松了一口气。幸好,如黎兆先、唐栩这样的武将自最初便一致赞同他的举措;幸好,在这种时期,程清远不但没有给他添乱,反倒于暗中尽力帮他出谋划策;幸好,柳阁老、付大学士没辜负他的期许,一刚一柔相互配合,用最短的时间稳住了阁员、朝臣的心。但凡哪儿出了岔子,朝堂都要乱上一阵子,一旦走到那样的地步,江南士林便会跳着脚地诟病帝王、为杨阁老鸣不平,他不知要被奚落到何年何月。大局稳住了,引发的一些事也正慢慢呈现结果。例如皇后。景家父子问斩之后,皇后的病情一日重过一日,太医说,撑不过三月。又要送走一个人。他这一生就是这样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