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29 (第3/3页)
,并不十分相劝,吩咐车马把她送了回去。桃园胡同三间正房有十几天没住人了,屋里潮湿阴冷。赵惠清刚进去就觉得从内往外泛凉气,又觉得屋里憋闷不透气,连忙吩咐秀枝生火烧炕,吩咐秀叶支药炉煎药,又让擦桌子掸椅子清扫灰尘,又得把被褥拿出去晾晒。她身边就秀枝跟秀叶这两个贴身丫鬟,外加厨房做饭的吴嫂子和看门的吴大叔,个个被支使得团团转。等天色暗下来,吴嫂子才想起没买菜,家里只有她两口子平常吃的萝卜白菜。没办法,只得把白菜清炒了又炖了个没滋没味的萝卜汤。赵惠清根本吃不下,半夜三更饿醒了,吵着让吴嫂子起来摊了张鸡蛋饼,这才算是填饱了肚子。小产虽然不比正经生孩子,却是极伤身,总得坐上半个多月的小月子才能休养好。赵惠清经过这番折腾,第二天就觉得身子有些沉,似乎是着了凉。赵惠清隐隐有些后悔不该贸然搬回来住,可又是好强,硬撑着不肯告诉赵太太。过得几天,觉得身子愈发沉重,竟是病倒在床上不能起身。秀枝忙叫吴大叔请郎中,可临近年关,有的医馆已经闭门歇业,有的则不愿意出诊怕染了病,吴大叔跑了半天才请回来一个郎中。郎中把过脉,提笔开了个祛风散寒的方子。一剂汤药吃下去,风寒不见好,身下却又开始淋漓不止,本来是暗红色,后来竟是鲜红色。赵惠清这才着了慌,连忙打发秀枝去请赵太太。赵太太见状唬了一跳,拿出银子请了个颇具名望的老大夫来瞧,老大夫诊过脉,又看了先前郎中的药方,摇摇头,“这方子开得太过草率,大黄固然清热解毒,但是又有活血攻下之效,大为不妥。”赵太太问道:“那如今怎么办,可有应对之法?”老大夫连连叹几声,“先吃上两副药,看看效果如何。”赵惠清既悔且恨,只得老老实实地每天捧着药碗喝药,转眼间就到了腊月十八,朝廷封印。退朝前,康顺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宣读了七爷的亲事,“……允婚济南府严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