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2 (第2/3页)
气的影评人,有幸和众多同行被邀请参加点映,关于电影的评价,你们即将看到所有眼睛没瞎的影评人的夸赞,为了显示本人的特别,我想带你们看一下,电影背后的故事。奉俊昊的电影如果详细研究过,就能发现,其中有一些惯性,比如,基本是社会题材。从过大的社会压力下,现代人的精神归属落到宠物的身上,到里,常见的女性侵害事件,再到即将上映的,同样是大社会下,关于亲缘维系的道德压迫。这可能要归功于导演社会学专业的出身。这里需要科普一个潜规则,通常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此类专业的人,只要有认真学习,多半会被教导的,对社会属性有天然的排斥感,因为专业教导的,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人作为社会动物,存在的价值和其中的弊端。说回奉俊昊导演,他的作品里,有商业导演不具备的艺术深度,同样是去英雄主义,主角光环的减法运用,最得当的就是奉俊昊,他的主角都是反传统的角色设定,带着市面上很少见的,属于人性的猥琐,而商业片的主角,很难看到如此现实的不堪。这一点,在里表现的最明显,一个救世主一样的角色,不是常规的大义而是反传统的痞气,不管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男人,都差了那么一点。哪怕我认为,这是奉俊昊导演生涯里最失败的作品,为了突出人物而弱化了故事性的作品。至于有没有之一,还要看导演最后拿到终身成就奖的时候,还有没有超过的存在。当然,我并不是在说奉俊昊导演的作品不好,想想看,他最差的作品拿到了史无前例的票房收入,这绝对是在夸奖。要想研究一个导演的作品,最简单的方法,是去看其作品里,对政治诉求的表达,通常这能看出,导演在对待国家价值观和自身价值观冲突时,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的妥协。我最欣赏奉俊昊导演的,是他在其中找到了平衡点。这也是很多影评人所谓的,奉俊昊导演的艺术性不足时,我都不屑的地方,艺术性不能高于故事性,这是电影的本质,我们是说故事的人,我们要做的,是让观众看懂故事,而不是在看不懂的时候,看着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