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7 (第2/3页)
好奇道:“就是呀,怎么就没遇见哪?”三老爷放下信,笑道:“那还不简单,京里都知堂舅去了江南,这京城做官的哪个老家每个至亲好友的?早就捎信了,肯定一路上的县城县令都知道,还不盯着呀,要是堂舅在他们谁管辖地出了啥事,可就完了,你看吧,这一年肯定去江南路线的个城县治安最好。”苏氏一想就是,三老爷接着看信,边看边和太太说道:“姜太爷有次不见了,宋表弟一顿好找,他却带着孙子去了个乡下看戏去了,气的堂舅要轰他回京,姜太爷还说你让我来我就来,你让我走我就走呀,这会偏偏不听你的,呵呵,这个老太爷,好笑。”苏氏心道:老顽童就是说的他,不过堂舅有他跟着一路,绝对不寂寞。三老爷还在笑咪的看信,苏氏伸脖看了下,好家伙,好几章纸,字点大,还写的不错,没想到呀。“咦!表弟字写的不错呀!”“小时候表弟不是老跟着我吗,我心烦,就经常让他写完几张字才能跟着我,后来那次我练字,就把他叫来和我一道练的,他不乐意,我就说那好,以后兄弟没得做,他没办法就一块练了,为这,堂舅还给了一个好砚台,对了,那块砚台放哪了,想想,找出来给老四,要不放着也是放着,先生说明年让他下场考秀才。”苏氏是头一回听说,九郎之前还说,先念着,考不考的以后再说。夫妻俩就着表弟的来信说些家常事,苏氏发现三老爷还蛮关心几个儿子,老大在旻庄忙的怎么样,老二木雕弄的如何,老三老四(也就是六爷九郎)那他去找罗先生问过,从有了旻山,三老爷或许心里也知对孩子忽略太多,改变了些。解决了添妆的问题,苏氏就不发愁了,刚好大嫂来约她去珠宝楼,也是给宋慧娘送的,于是苏氏就和陶氏一起去了珠宝楼。路上侯夫人叨叨七郎的岳家,那个许府老爷,把迎亲的时辰、拜堂的时辰都算好了,一定不能错,苏氏笑,这许府她听大侄女抱怨过多回,太讲吉时了,家里人都被弄的紧张兮兮。十月的天气冷了,买了首饰,苏氏提出去华裳纺看看,有中意的面料买几匹回去。侯夫人说对,马上喜事多了,得做几身新衣好出门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