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00 (第2/3页)
生儿子,给宋家开枝散叶做贡献。回门宴,太夫人难得自掏腰包,在花岗楼定了一桌席面,其他几房人太夫人就打发都回自己院子吃去吧。严姨娘躲在后面,看了女儿的神情后,她才放了心,悄悄转去佛堂给菩萨磕头。之前严姨娘趁二房乱时就去给太夫人跪求,要来太夫人佛堂念经,给太夫人和宋家舅舅祈福,保佑女儿早生嫡子,太夫人一听,欣慰呀,早生好呀,生的多更好,都是宋家的后代,点头同意,严姨娘二房都没回,直接去了佛堂,把个太夫人欣慰的给二闺女叨叨完,又给刘婆子叨叨了大半天。看到宋家的侄孙,太夫人想兄弟了,她偷着带着刘婆子就去了盘云寺,二闺女在府里,她不敢说,只好偷着去,幸好她熟门熟路,就连山下二人抬的都认识这个老夫人了,都抢着来招揽生意。见了宋淄濂,太夫人泪水涟涟,和兄弟抱头痛哭,独手宋淄濂在寺里能遭什么罪,这么大年纪了还残废,谁也不会多让他干活,可一个平时吃喝玩乐的老纨绔,就是啥也不让他干,他也在寺里呆不住呀。他每天要磕头,因为有个小和尚监督,那个小和尚得了谢府和宋四的好处,就是要督促宋舅舅每天磕头,要是失职,那么下月好处没,这小和尚也认死理,不管宋淄濂怎么耍赖,他就缠着不放,弄的宋淄濂最后也不好和个小家伙耍赖了,只好坚持。他还有每天的工作,别的做不了,那么擦灰吧,小和尚打水,拧抹布,宋淄濂擦,他俩一老一少搭配良好,两个大殿的卫生就是他俩的活计。这么一来,宋淄濂气色好了,不像以前一看就是纵欲喝酒过多,眼里浑浊,面色浮肿,如今是消瘦了,可眼光清澈了,精神气有了,太夫人哭完打量完兄弟,觉得听菩萨的没错,可不兄弟不但命保住了,身子也比以前健壮了。太夫人就说把自己的庶孙女嫁到兄弟家做孙媳妇,以后好孝敬兄弟,宋淄濂才不管谁嫁谁娶,就关心自己出寺的事,说最近表现可好了,能不能提前出去。这个太夫人是坚决不同意,必须到日子,说到日子就来接,让兄弟在寺里好好磕头念经,还听了小和尚的汇报,给了小和尚银子,让小和尚继续监督,喜得小和尚直给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