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有风见隙 (第2/6页)
樊仕胧刚说一个“走”秘书监喻觥从外面背着手走来:“哪儿?不捎上我一个?” 两人立马“来得正好来得正好”下榻揽着后来的那人一起出去。 这几位年纪都大,又是老臣,在这儿待了许久。覃隐年轻,刚来,很多工作落到他身上是不言而喻的。覃隐手提着笔,转头看着房佐。 房佐说:“我再帮你做点,不然你一个人铁定做不完。” 好人呐。 虽不至于痛哭流涕,但老人对新人照顾友好还是令人感动的,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两人经常去喝酒,房佐给他倒,他两手恭恭敬敬持杯。 房佐看着酒肆屋檐滴落的雨水:“清明啊,今年又回不了家了。” 覃隐道:“校书任务繁重,之前累积的错处多余量大,圣上又不肯推辞交稿时间,或许各地学士中还可以招募一些儒生来,多少减轻点负担。” 房佐道:“这事儿跟喻觥提过不少次,喻觥说圣上讲哪来那么多俸禄。”懊恼垂首,“文馆之前是养了不少闲人,导致圣上对校书郎的任用量判断有失偏颇。圣上还是太年轻,很多事经验不足。” “经验不足,也是各位老臣一手辅佐上来的。”覃隐笑道,“新政刚临,来日方长,正因为年轻,才有得学习的机会和余地。” 房佐一想也是,“唉不说了,来喝酒喝酒。” - 覃隐回宅邸,清亮掌灯来看,帮着他把大氅脱下抱在怀里。 “公子今儿有个疑难病例,我不会看,送太医署去了。”清亮揉着眼睛说。 覃隐跟他说过,实有疑问需考证的病症可以送太医署他的熟人那儿,已经打过招呼了。 清亮曾问他为何不在太医署就职,覃隐说没意思,给天家看病,不如给百姓看病,总归是要做官的,还是谋些实职好些。 前些年尹辗将可选的职位列在纸上陈给他看,随着卷纸铺开,心脏怦怦跳,但他看了半天,选了个皓文馆校书郎的官职。这与那些由学识考试选上来的寒门所能做的差不多,这后门走得不像后门。尹辗问他选好了?他说是,他夸他心中有数,知进亦退。 但是圣上对他赏识,诏其面圣,徽宝阁为圣上书房,尹辗也在里面。 圣上说:“为何皓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