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48 (第3/3页)
>简单的说,甲骂了乙,乙也只能骂甲,绝对不能动手扇一个耳光回去。张之洞认为,胡灵珊即使要报复他的小手段,也该用同样的方式来打击他的朝廷,而不能用其他。大清官员的这个想法很幼稚,很奇妙,很不可思议?不不不,这是满清300年的惯例。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神奇的国家内的每一个人,都怀着如此神奇的想法。这几乎是所有人公认的规矩。可惜,胡灵珊从来不守规矩。谁耐烦你一个阴谋来,我一个阴谋去,敢惹我,我就直接扁你。以为在规则之内玩游戏的张之洞,被自己的游戏规则坑了。……胡灵珊不宣而战,偷袭张之洞,小百姓或许会觉得卑鄙,但张之洞和一群高级将领,怒骂几句之后,倒是很容易接受。兵者诡道也。也只有欧洲那些傻不拉几的家伙,喜欢先宣战,再开打。华夏自古以来,除了春秋时期有这种傻瓜,其他时候基本都是不宣而战。谁不知道偷袭占便宜啊。但考虑到全华夏都在向西方学习,都在讲民主讲道德,张之洞认为,可以借机败坏胡灵珊的名声,打击华国的士气。所谓失道寡助,得道多助,胡灵珊背信弃义,自然会被华夏人民唾弃。张之洞公开通电全国,质问胡灵珊,5年和平言犹在耳,为何背信弃义。胡灵珊回电:“我蛮夷也。”稍微有点儒学功底,念过几年私塾的,立刻就明白了这个梗。司马迁,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艹!胡灵珊不学无术,断章取义!胡灵珊耍无赖!胡灵珊不要脸!胡灵珊淡定,爱说说去,本帝一根头发都不会少。“都不要怕,胡灵珊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