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99 (第2/3页)
>皇帝也撑着地站起来,示意张珍下园子走走。两人下了木阶,皇帝说道:“殷曜去哪儿了?”这些日子说是说殷曜在乾清宫侍疾,可是他并没有传说的病的那么严重,有时候避不见客,不过是一种回避选择的方式罢了。所以殷曜并非时时都在身旁,大多数时候,他让他在侧殿里温书或者拿些政事来考他的应变和对策。张珍道:“二殿下正在看西北和东南的边境舆图呢。”皇帝嗤笑了声,“他看什么舆图?他晓得看什么舆图?”张珍垂首陪笑,“奴才也觉得新鲜。于是问了问。原来二殿下多年来就有看舆图的习惯,说起来,还是当年谢荣在东宫任侍讲的时候。给二殿下讲解我朝边情,二殿下从此把边防之事放在了心上,渐渐培养起来的。”皇帝脚步顿下来,“谢荣?”张珍看着地下,“是的,谢荣。”皇帝看着面前参天的梧桐木,想起那个多才而智变的人来。谢荣是他当政数十年里,所见不多的让他能够立刻记起他的面目来的人之一,从乍见到这个人起。他就感觉到他身上有种坚韧的力量,一种就算只剩一口气在。也能够顽强地生存下去的狠劲儿,因而那个时候在年轻的他身上。浑身都充满着蓬勃的气息。这个人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不管是他的才华他的气质,还是他的积极和他的坚持,甚至于他在最后关头为了保全自己而宁愿举报季振元时的忘恩负义。其实他从不曾认为谢荣举报季振元有错,季振元本身有罪,朝廷也在悬赏征集证人证据,谢荣作为被蒙在鼓里的附属,这个时候跳出来维护自己最后一点利益是不难理解的,而且他还认为,一个真正能成大事的人,有时候也需要这种六亲不认的决绝和勇气。当时他恨他的,其实是他对殷昱所做的一切。可是现在想起来,他这种恨也是一种被迫的恨,是迫于自己身为祖父,而必须恨他的“恨”,并不是发自心底里,因为谢荣谋害了自己的孙子,所产生的发乎真情的切身之恨。所以最后张珍那句话一说出来,他要把他削官流放的旨意就下不下来了。他把他放在朝堂底层,让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