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女配_分卷阅读39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93 (第3/3页)


等到这件事大致商量好,地里的活计基本也都收拾妥当,钱宝芳一家就准备回县城去了,顺便打算带上秋收时刚打上来的粮食。

有钱妈的小吃店在,不愁新粮没处使,还不用留在家里费心费力地特意储藏保管了。

正好王中华也要回去一趟,索性开了拖拉机帮他们一次性拉过去。

那些粮食最后被垛在钱宝芳之前住的那间小平房里,做好防潮的准备后能放挺久,不过凭借钱妈小吃店的消耗量,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都用光换成钱了。

若是前些年闹饥荒的那时候,钱爸肯定是宁愿把粮食留着也不肯换钱的。

毕竟那年头物质匮乏的厉害,粮食就是命,轻易动不得。

然而现在时代不一样了。

随着市场开放,人民群众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已经不再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吃的那种时候,反而是有了钱差不多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因此,相比起需要精心伺候着的粮食,还是换成钱比较方便。

秉持着这个思想,回来的当天,钱爸钱妈就拉上几袋粮食去打成了面,一部分给钱妈小吃店当原料,一部分放钱爸小超市里售卖,安排的妥妥当当,相信不用多久就能把粮食消耗光了。

甚至,钱爸还闪过一个念头。

或许等他们家的粮食用完了,他可以回村再收一些回来,总比从供货商那里批发的便宜吧,不仅能降低卖货成本,还变相接济了乡亲嘞。

钱爸将这想法搁在心里头考虑着,觉得等稍后试试,应该可行。

钱妈没他脑筋转的快,只知道新粮食打的面一上来,做的煎饼和炒面都比往日的香,备受食客们欢迎,忙的她呀脚不沾地,手闲不下来,哪还有空想别的呢。

当夫妻两个忙活着各自的铺子快速进入状态的时候,钱宝芳那边也差不多把早就装修好透完风的新房装饰好了。

嫁妆什么的,当日是乘着拖拉机一起拉过来的。

这会儿被卫斯年找人搬进新房里在合适的位置放着,又经过钱宝芳一番修饰打理,立马将空荡荡的屋子充盈的温馨感十足,终于有了家的样子。

入住新房的当晚,小夫妻俩请爸妈过来坐了一下,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