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在前_分卷阅读25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58 (第3/3页)

/br>
“通过水利渠引流杯水车薪,不过还是得先灌得去,后续调配一批鸡鸭鹅过去,没有便先朝乡民征集。”

“亳州本多水,想寻出水来不难,且早年修得有蓄雨池,也能解决一点问题。现在的问题还是乡民不能乱不能慌,一慌就得出事,就像当年天下万民共囤粮一样,本来没问题也生出问题来。”

“诶,自来水得早点修啊,现在的情况南涝北旱,如果能把南边的水配到北边来就好喽。”

胡院士:“这个想法要不得,小心太祖半夜找你麻烦!”

大明最大的水域无非长江黄河,想把南边的水弄到北边来,肯定会对长江或黄河产生极重大的影响。大祖一生爱水爱山,谁要动他喜欢的水域和山岳,他能直接弄死谁。当年提泰山封禅建碑,太祖都嫌碑会妨碍观山赏景,把人喷了一脸呢。

“我也就说说。”

“自来水是个好东西,如果能行,亳州的水域完全可以解决自身的干旱问题。委实不成,邻省邻府调配水也能调得到。没道理在淮河两大支流上待着,还能被旱死。”淮河是大明最古老的七大水系之一,之所以说古老,是因为在大明扩张的过程中,总有大江大河新加入,淮河自然就排不上号了。但,在同样古老的中原大地上,淮河依然是最重要的水域。

“亳州可不像南京,有太祖时期挖好的地下排水管网,亳州要通自来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少说得做三年五年的打算,眼下还是先琢磨挖井的事吧。”

“以探明的地下水脉来看,这几处都很有可能,先标记一下。”

商谈到月上枝头时,才总算把该整理的资料整理出来,该讨论明白的对策都先拟定好章程。孟约帮王醴把资料拾掇齐整后,才同他一起走出州府衙门:“师兄,粮食充足吗,防暑的药材有没有备足呢?”

“粮管够,上个月才盘清两仓,州府虽已多年不见丰收,但每年南京都会从藩地调配粮油等物填充两仓。但,对粮荒的担忧已经存在几十年,饶是没哪年缺过粮,每到灾年无法耕种时,还是会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