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在前_分卷阅读45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3 (第2/3页)

,南京也可以,济南嘛……我在这里,也应该可以,左右我拍照还是能把人拍像样的。”

户籍理论上是归司法厅管的,但现在山东省这边还没交接过来,所以眼下王醴还做不了主。这事不仅他做不了主,巡抚衙门也做不得主,得去个奏疏往南京呈报宣庆帝并内阁,请大佬们来定夺。

宣庆帝和内阁接到王醴的奏疏,略作商讨便拍板定下来,先从谯郡开始拍相片,更换身告。身告本也年限,毕竟人的容貌身量不是一成不变,来换新或小童办理新身告时,给做成带相片的身告即可。除这些,有意更换新身告的,也可以前往各地司法院司法厅更换。

如此一来,不挤在一时,便不会让人手忙脚乱。

待看大家接受良好,且委实不麻烦,又确实更直观更方便,宣庆帝并内阁作出全部更换新身告的决议,之后,公文发至地方。与公文一起到地方的,还有来自各戏班的人,他们在学会鼓捣影画机映画机,也顺带学会了怎么用相机,正好能放出去叫他们有用武之地,毕竟不是人人能拍得了电影。

只是公文发至地方时,杀害左小姐的嫌犯仍然还逍遥法外,不曾落网。

第四六零章忽如一夜春风来

就算南京谯郡等一部分地方已经能观看电影,在大部分地方,照相还是个十分新奇的事物。乍一开始,大家还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待照相馆祭出孟约的经典解释——用机器画人相,大家就又十分能接受了。

“水力织机织的布多薄多细的都有,机器画出来的人相这么细致倒也情理之中。”

于是,公文到济南,相馆开起来后,济南人便很快接受,对更换新的身告也都很积极。孟约和王醴并俩小都不是济南人,换身告得到户籍所在地,他们一家子都得等回南京再换。

“是不是到了该普及相机的时候。”工学院做来的东西,凡能量产了,价格都不会太高,如相机,如今市上已经有销售,约是十两银一部,胶卷是二百钱一卷。不过买的人少,因为很多人连用都还不会用,甚至还有不知道这东西到底干嘛用的。

相馆一开起来,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