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毓秀_分卷阅读39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96 (第3/3页)

的结果。

事到如今,她只能把希望全都寄托在眼前这位久未出山的莅安侯身上了。

“陛下,老臣认为,太子殿下或许真有过错,但依照老臣看来,这一桩桩事件看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中间时隔多年,而这些所谓的证据和证言却全都在今日浮出水面,未免过于巧合,仍有疑点可循。”

就这样沉寂了少顷,只见赵信之眉睫轻动,眼中微光乍现,朝着周帝作揖为礼。

语气相较于之前的恬淡如水,已然多了几分认真。

“更重要的是,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又逢西边战事焦灼,可谓内忧外患。若是冒然动摇储位不仅会让国本受挫,朝野动荡,更会让外敌闻风而动,有机可趁,绝非是合适的时机。老臣恳请陛下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三思而后行。”

见赵信之终于开口相助,原本情绪激动的赵皇后和太子像是重见希望般止住哭声相互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平静了下来。

别人这几句劝诫之言在周帝听来可能无足轻重,可是这番话从赵信之口中说出,却着实让周帝心底涟漪微浮,竟然产生了些许的动摇之意。

正如赵信之所说,无论是当年的官银旧案,周楚和谈,还是这几日的程金枝被劫一事。

所有的矛盾和罪责全都直指太子,即使证据确凿,却未免过于巧合了一些。

虽然周帝心中确实对太子的所作所为大失所望,也相信他确实参与了这些事情,但也难免会觉得这些指证太过众口一词,心中略有迟疑。

而赵皇后刚才那番犀利之言看似大逆不道,可恰好是这样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段,反让周帝动了踌躇之意。

只因为被怒气和失望冲昏了头脑,又因为此次指证太子的罪名是在太大,他必须在没有偏私的情况下作出决断,才能让众人心服。

然而如今听完赵信之所言,周帝却开始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只见他没有理会太子和赵皇后这对母子的哭诉,面色沉重地转过身去,陷入了一阵漫长而又艰难的思考之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