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34 (第3/3页)
四爷是不满意的,看似丰厚的奖励,却没半点实际好处,权柄还不如如今的总兵。隆庆帝反问:“怎么?你有不满?”“臣不敢。”顾四爷连忙否认,“不过臣弹劾定功的兵部尚书。”无辜将下一口黑锅的兵部尚书连忙起身,跪下道:“臣不知永乐侯何意?臣断然没有隐瞒李大人的战功。”“太祖留下名训,但凡国朝官员非军功不得封爵。”顾四爷浑然忘记自己没上过战场,还不是封了永乐侯?“李勇杀敌斩首之功足以被陛下封个爵位,你为何不报给陛下?这是你兵部的失职!有意蒙蔽陛下,打压李勇。”“若是让将士寒心,不再奋勇杀敌,你就是最大的祸根。”兵部尚书:“……”你才是最大的祸害,你们全家都是祸害。“陛下,太祖的训斥可是在大典外的铁柱子上刻着,以此激励国朝男儿奋勇拼杀之心,早日光复辽东。”“李勇不敢同陆侯爷相比,但他的战功也足以得个爵位,李勇寒门出身,他更能激起百姓效仿,不再畏惧当兵。”隆庆帝无言以对,“你说得也有道理,朕就封李勇为勇毅伯。”第九百零八章顾珈的愤怒朝臣听闻勇毅伯不由得脱口而出,“什么?”大殿中少不了嗡嗡的议论声音。当然更少不了羡慕嫉妒。隆庆帝赏赐金银田产从不吝啬,不过对爵位的赏赐很慎重。因为隆庆帝清楚朝廷上多一个爵位带来的麻烦。过多的勋贵影响文武均衡,甚至造成勋贵尾大不掉的局面。国朝对罪臣有议亲议贵,勋贵就在其中,若是为勋贵,总比普通人占便宜。这也是顾四爷坚持为李勇讨得封爵的愿意。他拼命给小舅子增加砝码,让李勇在朝廷上站稳脚跟。“快谢恩啊。”“……”李勇不明白自己怎么就做伯爷,“不,我不成。”“傻狍子,蠢木头。”顾四爷再次把手伸向他脑后,使劲向下压,“磕头谢恩!”“陛下,李勇是欢喜傻了!”顾四爷谄媚向隆庆帝解释,“您隆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