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60 (第2/3页)
个都在,那么就按照老程的所见所闻,商量出一个我们自己的态度,我们的声音来。”汪孚林见两人有所不解,他就加重了语气说:“不是别人什么意思,而是我们是什么意思,我们希望朝廷对辽东之争给出一个什么样的处置!到时候,我去说服元辅,按照我们商议出来的章程办!”听到这话,不但李尧卿吃惊非小,这一年多来和汪孚林在京城互为犄角,彼此扶助的程乃轩,也不禁心情激荡。这话说得……真心好生霸气!第九零六章四方借力万历二年三甲进士,都察院广东道的掌道御史,正七品。万历二年三甲进士,六科廊兵科左给事中,从七品。隆庆五年二甲进士,吏部文选司员外郎,日后郎中一职的有力候补,从五品。这就是汪孚林、程乃轩、李尧卿三个人的资历。从科场顺序来说,哪怕算得上前辈的李尧卿,在满朝文官之中也只能算是后辈中的后辈。可从官职来说,虽说比起众多高官大佬来说,他们还非常不够看,但从实权来说,合称言官的科道,吏部掌管铨选的文选郎,赫然全都属于朝中最最位卑权重的实权部门,因此汪孚林的话虽说带着几分狂妄,但程乃轩和李尧卿悚然动容之后,却不免都仔仔细细思考了起来。在朝堂上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一直以来,朝堂上并不是只有一个声音,永乐之后,皇帝要想完全大权独揽,那都是很有难度的,哪怕引发过土木堡之变的英宗,哪怕有过动不动翘家惊人之举的武宗正德皇帝,哪怕是帝王心术炉火纯青的世宗嘉靖皇帝,全都不能完全压制朝中那些反对的声音,甚至还不时要被那些力量算计,因此只能动用廷杖强权。但是,大佬们的合力也就罢了,真正低品的官员能发出多大的声音,那些声音能有多大的效用,在青史留名的同时,是否还能够取得其他实际成果,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纵使上书把嘉靖皇帝骂得狗血淋头的海瑞,他发出的声音振聋发聩,可最终效用又有多少?所以,汪孚林所谓的发声,希望的是如同皇帝,如同首辅,如同大佬的声音不会被忽视,而会去执行一样,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