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80 (第2/3页)
也不超过三十六岁,实权却相当可观的青壮派官员,他终于眼神一亮。田义趁机低声说道:“而且,冯公公新提拔的司礼监随堂张宁,也应邀去了。”“汪孚林竟然还会结交太监?”田义连忙把得到消息之后,自己令人去查探打听到,汪孚林和张宁在杭州北新关中那段往事详详细细说了一遍,见朱翊钧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满脸的盘算,他这才低声说道:“经由辽东一事,汪孚林顺了皇上的心意对文武都有处置,外间大多觉得,皇上确实亲政了。从前汪孚林只是一个人,如今他在外又结交了这些志同道合的青壮官员,迟早会汇成一股能为皇上所用的力量。”“朕果然慧眼如炬,没看错人。”朱翊钧很理所当然地自吹自擂了一句,随即方才低声问道:“听说辽东总兵李成梁要派长子李如松入京代为述职?你说朕要是留他在京城宿卫如何?”田义顿时为之错愕。他当然明白朱翊钧是什么意思,只怕想要借此对李成梁暗示,谁才是朝中真正做主的人。可李如松身为李成梁长子,听说也是文才武略全都颇为了得的名将种子,这样一个人哪怕不放在辽东,而是调到九边之中的其他地方磨砺打仗,那也好过放在京城这种富贵窝里,这不是纯粹浪费人才吗?然而,尽管心里非常不赞同,可想到张居正也好,冯保也好,都断然不会任由小皇帝如此胡来,他本想暂时忍一忍,不说话。要知道,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宫里,朱翊钧时时刻刻被人驳回的次数已经足够多了!可是,当朱翊钧甚至盘算起了李成梁的其他几个儿子时,田义终于还是没能克制住:“皇上,辽东李家崛起到现在,不过也就是这十几年的事,而把李成梁放在辽东总兵的位子上,而且在其身后鼎力支持,这其实是前首辅高新郑的主张,元辅张先生只不过是继续沿用了此人。嘉靖年间,辽东战局糜烂,十室九空,抛荒的民田不计其数,也就是到了隆庆,文有张学颜,武有李成梁,这才好转了许多。辽人守辽土,这正是先帝那时候就定下来的。”尽管看到朱翊钧那张脸一下子就黑了,田义还是不得不苦口婆心地劝道:“皇上若是留一个李如松也就罢了,可李家其他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