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_分卷阅读34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41 (第3/3页)

,只能拿到只有汉人三成到五成的报酬了!



    即便如此,对于这些移民来说,他们的生活也比在本国的时候幸福太多了,在自己的国家,他们从事着最辛苦的工作,偏偏别说是温饱了,连水饱都混不上,家里的地窖里正常没有什么粮食,一天只敢吃一顿饭,还得吃了上顿愁下顿。



    而到汉朝那边就不一样了,别的不说,一天两顿饭都能混个肚圆,哪怕干活比较多,却能得到相应的报酬,何况,辛苦个五年十年的,一家子就能堂堂正正自称汉人了,何乐而不为呢?



    原本这种事情,这些小民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架不住如今作坊里头,那些老板想要降低成本,毕竟,正常竞争,他们根本竞争不过少府,少府的机器更先进,少府的工人更专业,那些手艺比较高的,自然更乐意去少府,尤其,少府算是正经的政府机构,是为皇家做事的,如果能够在少府那边立下功劳,他们还能封爵,还能荫封子弟为官,这让那些寻常的作坊怎么做得到。



    因此呢,为了降低成本,提升利润,他们自然会选择更廉价的劳动力,本国的工人工钱高,那就只让他们从事技术含量更高的环节,技术含量低,完全可以用人工来补足的,那就采用移民吧!



    之所以不是用奴工,那也是因为朝廷对蓄奴有着严格的规定,超出一定的数量,征收的口赋就要翻倍,谁家也承受不起这样的赋税,而移民就不一样了,口赋只有汉人的一成,薪水也只需要给个三成到五成,而且他们干事还卖力,农忙的时候也不需要赶回去务农,可以说,立马就将成本降下来了。



    当然,少府那边很快也反应过来了,他们也开始雇佣移民,主要是让移民承担一些高体力,相对也比较危险的工作,也省得在民间征发徭役。



    五年左右的时间,这些移民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成为了正经的技术工人了,这样的人加入大汉的户籍,自然也是会继续为大汉做贡献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大汉并没有吃亏。



    因此呢,以前的时候,不过就是民间的一些搞人口买卖的商人,跑到那些小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