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5 (第2/3页)
拒,给B大和刘家村生产大队都留下了一段为家乡建设而拒绝高薪厚职的美好传说。当然在当时的很多人眼里,这俩就是傻X夫妻二人组不解释。毕竟比起起五更爬半夜的下地干活搞什么研究,显然衣冠楚楚地站在讲台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条件更加优渥也更加的被人重视、更有提升的空间。而优化改良种子什么的,谁知道会不会运气不好,赶上这辈子都毫无所成只留下个供后人唏嘘感叹的素材呢!毕竟一个新种子的栽培耗费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什么的,都是屡见不鲜的事情。成果的多少跟志向的大小可是不成正比的,要不也没有那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句子了不是。等两口子声名鹊起、蜚声国际的时候,这当初的傻气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远见卓识、为梦想而永远摈弃掉外界的奢华诱惑了。虽然不免为这俩孩子的选择而遗憾,但是能回老家什么的,二婶子这心里还是万分乐呵的。早在他们的决定了要回乡发展,忙着跟老师同学们话别的时候,二婶子就悄然打理好了一切的相关物品。只等着淑珍和连山一声令下,随时都可以出发。70年7月,终于进行完了两年工农兵大学进程的连山和淑珍终于在一众亲人们的殷殷期盼中载誉归来。等呜呜呜的火车进站声响起后,刘守仁和连月激动的眼眶都有些个发红。刘守义、连海则是双双抻长脖子守在出站口,以期能第一时间发现下车的妹子妹夫/大哥大嫂。于是淑珍在连山的搀扶下下了火车后,就看着自家二哥和小叔子一蹦多老高的拼命朝着她们摆手,脸上盛放的笑容如阳光般明媚耀眼。看得淑珍忍俊不禁,摆手应和着他们。“哎呀我的妹子/嫂子,你们可是回来了,咱们这都给这儿等了小俩点儿了!”哥俩神同步的句子逗得淑珍尚未来得及收敛的笑容又重新绽放开来。还不等她解释两句火车半路遇着了点儿小故障,晚点了将近俩小时。就见这哥俩齐齐越过了她,径直帮忙去搬行李去了。当初的六个麻袋精简了再精简,现在也就是满满登登两麻袋的状态。可架不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