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1 (第2/3页)
人们会没对策吗?当然不会,怕是早就苦思冥想了几日,作了不知道多少首,选出最好的一首,应付了就成。这是每个学子都会准备的,因为等到放榜日再去想,肯定来不及。“那谁先来?”方淮在上首看了下面几眼,眼角瞄过顾诚玉,却没有点名。作诗词用不着谁是解元,就要第一个上,而是凭自己的意愿。“那不如让刘某来抛砖引玉吧!”刘浩南一个多月前,在客栈门前丢了面子,当然想扳回来。他没有急才,可要是酝酿上几日,作得诗词还是能看的,不然也不会成为江南三大才子之一,虽然里面多少有些虚头。顾诚玉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正在想起回家给顾婉带些什么。等他们回去之后,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挑个好日子。毕竟孙贤的年纪不小了,等考上了举人成亲正好。不早点定日子,是怕他们赶不上,谁也没来过京城,哪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去?家里的侄女,也就大丫出嫁了,是去年成的亲!其他的还能再等几年,二丫也才十三呢!说来也凑巧,兜兜转转,大丫嫁的竟然是县城回春堂的东子哥。原先大嫂方氏托了媒婆给大郎和大丫说亲,可是一直也没说到中意的。毕竟顾家的门槛高了,要想说个门当户对的,也不容易。就这么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直没寻成。四哥在镇上开了个医馆,缺些什么一般都是去县城的回春堂进货。一来二去,四哥就和东子熟悉了起来,他觉得东子为人不错,也上进,就是之前家里有个生病的老娘,把家底掏地差不多了。可人家老娘如今却是好了的,不然也不会想到把大丫说给他。虽然东子家日子过得苦,可是顾家也不是不能拉拔。人这么机灵,到时候借点银子,让两人做个小买卖,只要勤快,那也能过好日子了。在回来和家里商量了之后,顾家觉得也成,只方氏有些不满意。不过,最后顾诚玉提议,让两人寻个机会相看了一次,大丫却是松了口。大丫原先有些自闭,近几年家里日子好过了,她就好了许多。不过,还是不爱说话,但是人挺勤快,模样不说多好看,清秀还是有些的。双方都满意,那方氏也不得不同意。如今东子也不在回春堂做伙计了。他在县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