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师_分卷阅读58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87 (第2/3页)

暗影,如随手一捺,漫不经心。忽然想起十六岁生辰那一日,皇帝送过来的六件火器。多年后仔细体味那时的心情,大约是可以称作“欢喜”的吧。朝夕相对之间,终于都平淡如水了。

绿萼展开两幅山水画,啧啧惊叹:“这是太后赏的两幅真迹,价值连城。”

念及太后,总有一种面对母亲的无奈,像画卷中的峰峦层叠,让人无从看起。我心中一凉,更加意兴阑珊:“我回宫后,还没去过济慈宫,今日就去一趟,请安谢恩一毕了了。”

绿萼正在卷起画轴,闻言迟疑:“姑娘不怕么?太后曾命人散布对姑娘不好的话。”

我把一枚黑曜棋子在四指之间运转如飞,低了头淡淡道:“太后是为了救昌平郡王,又不是存心令我难堪。既然我已经回宫,总是要去济慈宫的。你去准备一下吧。”绿萼面有忧色,应声去了。

来到济慈宫,已是午初。太后一身薄绡单衣,正提着青竹棍,指点两个十三四岁的稚龄少女练剑。这两个小宫女隐隐有些眼熟,我苦思冥想好一会儿,才记起当年锦素从西北回宫论罪时,我借口回禀升平长公主之近况,探听太后的口风,那一日有两个七八岁的小宫女跟随太后习剑,正是今日的这两个少女。一晃六年,她们的剑术已颇有进境。虽只拿着木剑,杀开的风却凌厉遒劲。我照旧看她们打完一套剑法,这才上前去请安。

太后挥手令她们下去,向我笑道:“朱大人公务繁忙,难得来本宫这里。赐座。”济慈宫依旧空荡荡的只有一张石桌,于是我道了谢,在太后的下首坐了。

如果我记得没错,太后今年应该有五十六岁。然而早年的武功修为加上养尊处优,望去与十年前无异,只是发髻中多了几星白发没有藏住。太后笑道:“宜修告诉本宫,今天是朱大人的生辰。本宫记得朱大人入宫也有些年份了,不知芳龄几何?”

我恭敬道:“微臣虚岁二十三了。”

太后长长哦了一声:“入宫十年了。论理,今年该出宫嫁人的。”

宜修姑姑一面奉茶,一面笑道:“太后说,若大人在青州没有嫁人,回京来定要指一门好婚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