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92 (第2/3页)
r>施哲道:“咸平十七年史家在朝廷放新币一事上的非法获利已不可考。”皇帝皱了皱眉头:“不可考?不可考是何意?”施哲道:“回陛下,我朝禁止金银矿坑,但不禁铜铁。当年史家与各矿主定下买卖合约,搜罗铜器,不过是在商言商罢了。臣查遍了史家每一个往来亲朋和家中的仆从,他们都说,史家从未透露出一星半点关于朝廷铸发新币的机密,只是命家人买铜、买矿。臣没有证据,不能单凭街头巷议就定史家这条罪。”皇帝微微冷笑:“朕便知道你没有用刑,你不用刑,能问出什么实情?众人自然都推说不知道。”施哲起身笑道:“臣的确没有用刑。容臣斗胆请教圣上,圣上真的想让臣用刑么?”皇帝凝视片刻,施哲也不回避。好一会儿,皇帝支起身子,哧的一笑:“整个朝中,也只有你敢和朕这样说话——连你哥哥也不敢的。”施哲深深一揖。皇帝接着道,“既然你说史家无罪,那就无罪吧。”施哲笑道:“陛下不以财物治人之罪,实是仁圣之君。依微臣浅见,铜可铸币,哪怕严刑峻法禁止私铸,只要准许民间开矿,便与铸币无益。史家借此获利,正因为此。”皇帝道:“依你该如何呢?”施哲道:“臣以为,当禁铜,由国家专榷。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228]朝廷法令不全而望民自律,臣窃以为不可。”皇帝笑道:“那就依你,此事可议。”说罢转头向小简道,“传旨三司,着与尚书省廷议铜铁专榷之事。”施哲道:“启禀陛下,廷议旷日持久,只怕龙体吃不消。臣以为,还是在政事堂议为好,只要写个奏报上来,陛下慢慢斟酌便是。”皇帝微微沉吟,颔首道:“罢了。那就改为堂议好了,朱大人去代朕听一听。”我正要推辞,他又道,“你不必露面,就在后面坐着,好生记下来,回来一五一十告诉朕。”又向小简道,“让他们把政事堂好好布置一下。”小简出去传命,我只得领旨。施哲道:“史家还有一罪。史慕义在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