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27 (第1/3页)
我微微诧异:“前日蒙太皇太后赏赐,竟不能去谢恩,玉机心中不安。不想姑姑就来了。太皇太后近日可还好么?”宜修道:“太皇太后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着实伤心,多日水米未进。直到皇帝来朝请,说已下旨令昌平郡王回京,这才好些。总得静养几日,才能起身见大人。”“又一次”,指的是八年前悫惠皇太子和三位公主的死。如今高思谚死了,想来她又悲痛又庆幸。庆幸悬在昌平郡王颈后的刀斧,终于撤去了。我叹道:“姑姑稍待,容玉机先去更衣。”未见一月有余,太皇太后骤然衰老许多。满面黯沉,额顶发丝已然灰白。因是夜晚,又不施脂粉,更显双颊蜡黄,眼皮浮肿。她穿了一件半旧的浅豆青色长衣,疏疏绣着几只蜻蜓和数枝玉兰。蜻蜓浅金色的翅膀随她的双肩微微一动,似立上枝头,这才有几分生气。故衣虽美,仍随人慢慢老去。我上前行了大礼,叩谢太皇太后的恩赏。宜修亲自扶我起身,请我坐在下首的瓷绣墩上。太皇太后细细打量我,叹道:“朱大人又要守丧,又要助皇帝批复奏折,这些日子实在是辛苦了。”我欠身道:“微臣谬承皇恩,不敢疏忽懈怠。奈何蠢笨,勉强塞责。”太皇太后道:“朱大人过谦。今日本宫召你来不为别的,想着你明日就要出宫,有几句话想和你说。”我忙道:“微臣恭听太皇太后教诲。”太皇太后道:“皇帝一亲政,便命昌平回京来,本宫知道,在这件事上,你是有功的。”我忙道:“微臣不敢——”未等我“居功”二字出口,太皇太后便笑道:“朱大人先别忙着推脱,听本宫把话说完。当年你宁死也不肯为他拟定处置昌平的诏书,因此得罪出宫。本宫知道,若非你一时拼死阻拦,他的执拗性子上来,也许昌平早就不在了。过后他纵然后悔,又有何益?本宫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我低下头,不觉叹息。太皇太后连一声“先帝”或“大行皇帝”也不愿意称呼,只唤高思谚“他”,看来她的庆幸比悲痛多一点。“微臣愧不敢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