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6 (第2/3页)
年有幸为殿下略效绵力,是受熙平大长公主所托。再者,舍弟感慕殿下的恩情,也曾嘱咐过玉机,一定要尽力搭救。与殿下在汴河上长谈,是因为殿下问也不问便上了船,玉机正是循礼,才没有无礼驱赶。至于昌王,玉机没有这样大的本事救他,是太后——”高旸哈哈一笑:“你当真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芳馨是怎么死的?你身边的钱挺是如何重伤的?当年你在含光殿抗旨,在雨中跪了一夜,险些病死,难道都忘记了?你敢说,你抗旨不是为了于锦素和苗氏?!你若循礼,又何必将自己置于瓜田李下的境地,一力承担他所有的怒气?!”为昌平郡王抗旨的内情,除了绿萼和小钱,我再没有向第三个人提起。我颇为震惊:“殿下是如何知晓此事的?”高旸道:“你不必理会我是如何知道的。旁人不知道你的苦,难道我也不知?七年了,你我好容易才能见一面,你竟要与我‘循礼’?当真好笑!”说罢迫近一步,“你今日这般,究竟是为何?孤要知道实情!”心中蓦然酸软。我的风光与荣耀,上至母亲,下直府中洒扫的仆庸,哪怕是我的仇敌,都可分享一二。然而我的艰辛、苦楚、煎熬与肮脏,除却父亲与芳馨,也只有眼前之人,才明白些许。灯光洒亮裙角,不想这幽寒的初冬之夜,还有这样一捧温暖的火光。我叹道:“殿下要听实情,也无不可。五年前启姐姐来瞧我,劝玉机嫁入王府,玉机没有应承。启姐姐性子虽直爽,心思却深。我与她多年情分,实不忍她猜度与伤怀。故此殿下与玉机还是不见为好。”高旸甚是诧异,不禁拧起了眉头:“竟有此事?!”我亦愕然:“难道殿下不知?”高旸道:“孤并不知晓此事。春儿竟然——”我叹道:“事过境迁,不提也罢。玉机告辞了。”说罢行了一礼,头也不回地登车远去。车行了许久,也没有听见马蹄声和鸾铃声。银杏拨开纱帘,笔直一线黑暗冲破眼帘。银杏叹道:“信王殿下是不准备回城了么?”我不理会她,只问道:“我与泰宁君去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