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6 (第2/3页)
艺片流,因为这样的镜头比较符合绝大部分文艺片慢节奏的感觉。朱婉玲拍摄的短片是关于运动的,所以推拉镜头非常多,再加上大量使用短镜头,让片子的节奏非常快,和主题配合得天衣无缝。特别是短片结尾那段长达1分钟的长镜头也显示了朱婉玲的场面调度水平,特别是运动员跑楼梯中利用楼梯传接摄像机而变化场景的方法还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虽然这个技术在10年后被玩烂了,但是在2000年代早期还是个颇有开创性的技术呢。短片放完之后,林锦麒和朱婉玲聊了聊他的看法。林锦麒是个摄影爱好者,但是后世的单反相机其实基本都能排出很优秀的短片,再加上林锦麒有段时间还热爱无人机,因此林锦麒对剪辑和拍摄也是有些心得的。再加上林锦麒领先快二十年的目光,自然是说得朱婉玲一时间奉为知己。而当林锦麒提出学校提供勤工俭学而且用餐券代替现金结算的时候,朱婉玲立刻抓住了其中的新闻点。“其实我也对学校没有勤工俭学岗位而感到好奇,虽然被告知‘为了不浪费时间好好学习’,但我还是觉得有提供这样岗位的必要性。毕竟与其让同学们在社会上打工,还不如在学校内打工呢。这样校方不仅能保护学生们的安全,同时还能控制学生们的打工时长。”朱婉玲说道,“我觉得我们第一期就可以做这个节目,届时我们会在节目里提到林同学的建议。但是为了加强效果,我甚至觉得我们还可以在首期里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正方当然是我们的林同学,而反方我觉得可以请学生处的老师出面。学生和老师在电视里的话题对抗,估计能吸引很多同学关注我们的节目呢!绝对是一炮而红!”“可你们不觉得将我这样推到风口浪尖上好么?”林锦麒苦笑着问道,“我实名提意见估计就要招惹到一些人了,结果还要在电视里和老师辩论,你们是嫌我不够红么?”“既然林同学要帮自己的同学,那么自然就要以身饲虎咯。”朱婉玲笑着说道。“你放心好了,学校没有那么小气的。你这个意见对学校来说并不是那么不可接受,只是他们需要慎重考虑而已。而且你放心,我们不会找那种古板的老师来上节目,这样也是给我们自己找麻烦。而且我给你一个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