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九九章 向北出击(二) (第2/5页)
以在徐州坚守上一段时间了。我军火力再强大,也绝不可能向徐州城倾洒弹药。这样一来,势必攻城日久,原本是小鬼子三流、四流的部队,在拼死固守的情况下,也会发挥出一流部队的战斗力,那仗就要打成尸山血海了。这不是我刘一民的作战风格,也不是我们教导师的作战风格。还是那句老话,教导师打仗靠的是脑子,是要打巧仗、打伤亡小缴获大的仗,绝不与任何敌人拼消耗。而我们攻击胶济路之敌,小鬼子固守的基本上都是县城和集镇,没有一个有徐州那样的战略地位,容易调动鬼子。加上近一段时间我军刻意麻痹鬼子,胶济路的小鬼子把铁路都安然无恙地修好了,和徐州的鬼子比起来,他们的警惕性相对要差一点,便于我军偷袭和设伏。而且胶济路距离武汉、郑州太远,日军的精锐野战师团来不及救援,除了空中支援以外,小鬼子没有别的办法。我料定啊,只要我们在胶济路一开打,这山东、平津的日军警备师团惧怕被歼灭,谁也不敢增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吃掉一0八师团和三十三师团。”刘一民算是把道理彻底讲清楚了,蔡中那也是身经百战的红军战将,哪里会想不通呢!罗荣桓更不用说了,他已经想通了。于是,刘一民喊来参谋处副处长朱哲晓,要他马上起草给中央和总部的电报,请求批准发起胶济路战役,寻歼日军第一0八师团和第三十三师团,彻底恢复清河、鲁中、胶莱、胶东根据地。电报内容不长,只是战役设想,朱哲晓很快就写好了。刘一民看后,加上了日军第五师团秘密调动的情况和自己对日军可能偷袭广州的判断,然后就递给了罗荣桓。罗荣桓看后,马上就爬到刘一民办公桌上伏案疾书,写下了自己对刘一民判断日军即将偷袭广州的分析意见,然后就签字让朱哲晓拿去拍发了。朱哲晓刚走,参谋处侦察科长兼侦察营长罗延就来了,刘一民详细询问了胶济路日军第一0八师团和第三十三师团的布防情况。教导师主力返回山东后,侦察营就奉刘一民的命令对胶济路、津浦路和陇海路东段的日军进行侦查,加上胶济路之敌又与教七旅和清河警备旅、胶东警备旅不停地缠斗,战斗就没有停止过,敌情自然是比较清楚的。据罗延报告,日军主力追击教导师主力南下后,胶济路的日军也改变了战术,主要以保护胶济路修路为主,大部分兵力用于对胶东地区的封锁、扫荡,同时组织部分兵力强化占领区统治。胶东我军主力跳出包围圈后,到胶莱、清河开展冷枪冷炮运动,恢复根据地,只留下胶东警备旅一个团和鬼子打游击,时间不长小鬼子就发觉不对了。鬼子的战略很快就进行了调整,一0八师团撤离胶东,撤回到了胶济铁路和济青公路沿线,师团司令部驻潍县,指挥日军胶济铁路守备队维护交通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